春天万物复苏,病毒活跃起来,水痘、麻疹这些常见小儿皮肤病开始“蠢蠢欲动”了。对于宝宝而言,不只是春季,夏季和秋季也是小儿皮疹多发的季节,简单梳理一下,宝宝们可能会发生的小儿皮疹竟然达到十种之多!而且之十种皮疹如果没有辨别常识的话,新手爸爸妈妈们很容易傻傻分不清楚~因此,掌握一些简单的辨别方法和护理要点,爸爸妈妈们就不用那么慌乱了,那么跟着关羊羊进入科普时间吧~No.1幼儿急疹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周岁以内的婴儿,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少见。潜伏期是8~14天。症状发热,可以高热达39~41℃,一般持续3~5天,个别的宝宝可能高热惊厥。热退疹出是本病的特点。皮疹多为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见。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迹。同时有的宝宝还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颈部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增大更为明显。预防和治疗多喝水,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宝宝高热可以用退热药,如果有的宝宝出现烦躁或者惊厥可以用镇静药。No.2风疹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而得名。传染原可能是已经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是没有发病但是带病毒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症状多为中等度发热,少见有高热。持续1~2天,发热3天的少见。同时有的宝宝伴有咳嗽、咽痛、流涕、头痛、呕吐、结膜炎。发热1~2天出现皮疹,之后出疹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略高于皮肤。皮疹一般早则在出疹后2~3天消退,多则4~5天。预防和治疗发热时应让宝宝可多喝水,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用退热药。此外,还需注意休息、食用易消化的食物。目前我国的儿童已经接种风疹疫苗,保护率达95%,注射后6~8周保护抗体达到高峰。本病隔离从发疹至出疹5日后,患儿不能接触孕早期妇女,容易引起胎儿畸型、白内障、先天型心脏病。No.3水痘常见的、较轻的、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初次感染是水痘,再次感染可出现带状疱疹。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孕晚期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新生儿期出水痘。冬春季发病多见,一般1次发病,终身免疫。潜伏期11~24天。症状发热,一般在39℃以下。发热当天即可出皮疹,也有的在发热1~2天后出现,以躯干、头、腰以及头皮多见。一般丘疹、疱疹、结痂的疹子同时存在。有的宝宝口腔、咽部和结膜也可以见红丘疹。预防和治疗发热时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不要抓破水疱,以防感染,只要水疱不破,一般痊愈后不留疤痕。No.4麻疹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原体为麻疹病毒。患过麻疹的宝宝可以获得终身免疫。麻疹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或者通过第三者作为媒介进行传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晚春最多。潜伏期6~18天。症状发疹前3~4天可见高热、流涕、结膜炎、流泪、轻咳。口腔内可见口腔麻疹黏膜斑,这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发热第四天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继而象一盆水从头泼下一样出现皮疹:发际、颈部、脸、遍及全身最后达四肢。皮疹大小不等呈暗红色。疹出2~5天按出疹顺序从上向下逐渐消退。如果发疹不透,或者高热不退容易出现合并症:喉炎、肺炎、脑炎、中耳炎、心肌炎等。预防和治疗在家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新鲜,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直接吹风。做好眼、鼻、口腔护理,不能急于降温,最好采取物理降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透疹的中药。医院就诊。No.5沙土皮疹又叫丘疹性皮疹。此病主要发生在夏天,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宝宝的皮肤娇嫩,经过沙土或水的多次刺激,使得皮肤表面的保护屏障受到破坏,防御能力降低,由于天气炎热,宝宝出汗,就导致皮肤发炎,形成皮疹。轻的出现皮疹,重的可以出现局部皮肤肿胀,糜烂,渗出。好发宝宝的腕部,手背,有的也会在宝宝的前臂,大腿,臀部出现。预防和治疗局部外用氧化锌软膏,口服维生素C。如果有糜烂或渗出可以将化毒散用水调后外用。No.6手足口综合症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全年均可能发病,常发生在3~11月份,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或健康的带病毒者。病儿说话时的口水飞沫中带有此病毒,可传染其他小孩;病人玩过的玩具或拿过的食物上也可带有此病毒,其他宝宝再拿这些东西时,可通过手将病毒吃进嘴里而患病。预防和治疗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若小儿有发热时,多喝水,体温大于38.5℃也可口服退热药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对破溃处,可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及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因口腔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易于消化的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No.7婴儿湿疹俗称“奶癣”,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3个月,多见于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半岁后逐渐减轻,1岁半后大多数病儿逐渐自愈。皮疹呈多形态,伴有瘙痒、反复发作的特点。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也可扩展到其他部位。食物过敏,皮肤娇嫩、机械性摩擦、肥皂、唾液、溢奶等刺激都可能是诱因。预防和治疗婴儿湿疹轻者不需药物治疗,但要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复合维生素等药物;应注意保持婴儿大便通畅,婴儿湿疹发病急性期应避免预防接种,尤其是卡介苗和流脑疫苗;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不能用碱性强的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如果宝宝吃母乳,妈妈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羊肉等食物;喝配方奶的宝宝,可以选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有助于调整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婴儿湿疹发生几率。No.8尿布疹发生在宝宝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是由于臀部长期过于潮湿及尿、便共同作用所致。轻者只有皮肤发红,严重时小屁屁皮肤会发生糜烂、丘疹、脱皮,深知进一步发展成较大的表皮溃疡。预防和治疗要避免发生尿布疹,就应保持清洁,宝宝每次尿或便后,都要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勤换尿片,减少湿气,建议布尿片与纸尿裤交替使用。一旦发生尿布疹,更要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在保证室温的情况下,尽量让宝宝晾着小屁屁。No.9痱子是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宝宝天性活泼好动,加之新陈代谢旺盛,非常容易出汗,汗多又没及时擦干,造成毛孔堵塞,形成痱子。除手心、脚底以外,宝宝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痱子,比如头皮、前额、颈、胸、臀部、肘弯等皱襞和容易出汗的摩擦部位,通常有白痱子、红痱子、脓痱子三种。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护理时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为宝宝擦干汗水,同时勤洗澡、勤换衣;不要穿着过多,避免大量出汗,要穿宽松,透气性强、吸湿性好的棉质衣物。No.10丘疹性荨麻疹多见于婴儿和儿童,是夏秋季常见儿童皮肤病之一。其发生多与昆虫叮咬有关,是蚊虫叮咬后发生的过敏反应。也见于肠胃功能障碍或摄入过多异种蛋白引起的过敏。这种皮疹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颈、四肢等散开分布或者成群出现。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色纺锤形丘疹,伴有明显瘙痒,。皮疹持续几天逐渐消退,局部留下褐色色素沉着。个别敏感者,叮咬处会出现大片红肿斑。预防和治疗妈妈应注意宝宝个人与环境卫生状况,带宝宝去有花草、植物的地方玩儿,注意防蚊虫。皮疹严重时,可给予脱敏、止痒治疗。了解了以上十种小儿常见皮疹,即使各位爸爸妈妈们不是医生,也完全可以根据宝宝出皮疹的情况和一些伴随症状,对皮疹进行初步判断,根据轻重缓急带宝宝找医生进行更适合、更准确的诊治。需要宝爸宝妈谨记的是,无论宝宝出现哪种皮疹,在护理中都要全程给予宝宝足够的水分,并及时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zl/399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zl/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