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放射介入科顺利完成首例复杂、重症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在韩新巍教授的指导下,李臻副主任医师、史沛主任医师顺利完成该介入手术。术后通过护理及外科综合治疗,患者病情日趋好转,目前恢复良好。

患者韩某,61岁,以“双下肢皮肤严重溃烂伴色素沉着5年,加重10天”为主诉入院。患者既往有布加综合征病史,3年前曾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型术,术后患者自行中断抗凝治疗。1年前患者双下肢出现色素沉着加重,伴严重溃烂,疼痛。10余天前症状明显加重,难以行走。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CT提示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伴钙化。超声提示下腔静脉膈肌段壁增厚,生理波动消失,内透声差,未见明显血流通过。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患者诊断为布加综合征(复发),经术前讨论,决定对患者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在韩新巍主任的指导下,李臻副主任医师及史沛主任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行股静脉及颈内静脉双向穿刺、造影,显示下腔静脉闭塞处(第二肝门下方)走形迂曲,通过导管定位,成功破膜开通闭塞血管。扩张后复查造影显示血流通畅。测压显示术后下腔静脉压力明显下降。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

但患者更痛苦的症状是静脉营养不良导致的下肢皮肤肌肉严重溃烂,伴有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介入科徐苗护士长、张延藏护士长给予基本的创面护理后,急诊外科造口师王月芹护士长、郭贯成教授给予进一步的创面处理,经过共同努力,患者下肢创面明显好转,感染减轻,出现肉芽增生。疼痛也得到很大程度缓解。

术前下肢溃烂情况

对吻造影示下腔静脉第二肝门下方闭塞

DSA透视下球囊扩张狭窄段

扩张后造影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肝后段狭窄或闭塞。其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两大症候群。门静脉高压(肝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消化道不适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顽固性腹水,肝脾肿大、脾亢,黄疸,消化道出血等;下腔静脉(下腔静脉阻塞)高压主要表现为: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下肢静脉曲张,双下肢肿胀、水肿,双下肢皮肤色素沉着及溃疡等。

布加综合征的治疗大致经历了内科对症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三个阶段。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外科与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转流术、分流术、根治术及肝移植;但创伤大、并发症多。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主流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可回收内支架置入术、经颈内静脉门腔分流术(TIPSS)等,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对于一旦复发的患者,还具有治疗操作可重复性强的特点。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BCS的首选治疗方式。

郑大一附院介入科是全国最早开展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科室之一,发明了很多介入术式。在韩新巍主任的带领下,介入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成立河南省介入治疗与临床研究中心、郑州大学介入治疗研究所,并当选国家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承担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发明了多项专利并创新了多项介入技术。

郑大医院区和郑东院区同时开展介入诊疗工作,共开设4个开放病区,成立有神经组、腹部组、血管组、胸部组、泌尿生殖组、肿瘤微创组等多个亚专业治疗小组。欢迎各位医学同仁前来参观、指导,同时我们也渴求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放射介入科是国内率先开展介入诊疗工作的科室之一,现已形成神经血管、外周血管、胸部疾病、腹部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骨关节软组织疾病介入治疗和胃食管反流微创治疗等7个亚专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介入治疗团队,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专业化最齐全的介入治疗团队。共4个病区,其中,郑东院区介入科位于5号楼8楼,包括介入科一(2)和介入科二(2)两病区。科室共有专业技术人员余位,其中院士1名,教授7人,副教授11名,年收治病人及介入手术量均达业界首位。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郑大一附院介入科的信息或学习更多专业的介入知识,敬请







































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zl/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