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都有什么区别?
矿泉水:
真正的矿泉水源应该是无任何污染的地下水,但是在今日,这种无任何污染的水源在客观上已经不存在了。市场上的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只对源水进行浅层过滤,所以它在保留矿物质的同时也有可能保留了有害物质,所以矿泉水的水源至关重要。
纯净水:
经反渗透工艺净化制取的水,水质清醇不含任何添加剂,有效避免了各类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病菌等侵入人体,是一种安全的饮用水。
高纯水:
主要适用于生物、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电子等领域,以生产过程中必须去除水中的气体(包括O2),高纯水不能作为饮用水。
离子机制水:
作为医用功能水,视病人体质不同需求而调节其酸碱度。这种酸碱度的调节是通过电解改变水的离子分布和浓度达到的,长期饮用有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离子盐)不平衡。因而离子水的作用常常被夸大,特别要指出的是离子水机里面一般只用了简单的预处理,因而它的洁净度是不够的,卫生部卫生许可证制度中也未将其纳入水质净化归类。
水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哪些?
答:有机物: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农药、氨氮等;重金属:砷、铅、汞、锰、镉等;微生物:细菌、致病菌;余氯和有机物产生的卤代化合物等消毒副产品。
自来水中的主要物质分类主要有哪些?
答:按颗粒从大到小分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离子和分子)、有机物和水分子本身。
悬浮物质:颗粒直径约在10-2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水产生的浑浊现象,也都是由此类物质所造成。悬浮物是造成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胶体物质:直径在10-2mm~10-4mm之间的微粒,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铝和硅的化合物;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动植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胶体物质由于其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大,故其表面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
溶解性物质:水中的溶解物质是直径小于或等于10-6mm的微小颗粒,包括溶解于地下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包含各类有机物及无机物),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溶解物质可以用离子交换或除盐等方法予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指水中的腐殖酸和酸化合物、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物。其中含有动植物纤维、油脂、粮类、染料、有机原料等。水中的有机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导致水中缺氧,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生,恶化水质,破坏水体。有机物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自来水消毒杀菌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中国目前自来水净化方式:氯气杀菌;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自来水杀菌消毒方式。
什么是氯?
答:氯气是黄绿色、有强烈窒息性异味、有毒的气体。它是很强的氧化剂,与二氧化碳接触能形成光气,在高压下可液化为液氯,密度为2.48kg/m3,熔点-℃,沸点-34.6℃,在空气中呈白色烟雾,极易溶于水、醇和醚,其水溶液称为盐酸。
自来水中为什么要添加氯?
答:自来水原本应该是一种既卫生又安全的饮用水,出厂前必须消毒以去除微生物,同时由于输送距离长时间长需要这种消毒能力有足够的持续时间。游离氯除了在灭菌时消耗部分外,其残余的会在水中存在很长时间,起到传输过程中抑制和杀灭中的细菌的作用,所以必须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加入氯。
氯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氯气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它能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引起急性肺水肿及肺炎,浓度高时可麻痹呼吸中枢、出现“闪击性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氯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加速人体衰老速度。主要病症为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肝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癌症。水中的余氯,也可能刺激你的粘膜,会让您的头发产生干涩、断裂、分叉,对某些人会产生皮肤过敏症。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
含余氯的水对清洗蔬菜、水果、谷物等有何影响?
答:如果余氯的含量很高会破坏蔬菜、水果、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余氯可能通过人体皮肤被吸收
答:因为人体皮肤表层遍布毛孔和汗腺,在与自来水接触的瞬间,余氯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这些细微的毛孔进入被人体皮肤所吸收。
长期用含余氯的水洗澡有什么危害?
答:用含有余氯的自来水洗澡,浴室内从自来水中散发出的氯气的总量会被人体吸收,吸收的途径有呼吸道吸入或由皮肤吸收,其吸收量最高会超过通过饮用进入人体体内氯的6~8倍,轻者产生瘙痒,重者经日积月累会增加致癌风险。
长期饮用含余氯的水会导致什么疾病?
答:余氯的刺激会加剧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贫血症等症状。当余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后,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余氯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答:用自来水在给儿童洗澡时,氯会使头发产生干涩断裂分岔,也会使肌肤漂白化、皮肤层脱落及产生奇痒无比的皮癣过敏症;当氯和有机物,比如汗液相互作用的时候,容易造成周围空气中形成三氯化氮,这非常容易损害眼睛和嗓子;氯通过呼吸道吸入肺部后,会损害呼吸细胞(Clara细胞),进而导致哮喘和肺气肿。注:终端则需要至少做一次余氯净化(最传统的方式就是开盖煮沸)
国家生活饮用水对游离余氯的指标是什么?
答: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当中对余氯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指标是这样规定的: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也就是说,用户家的龙头打开后,余氯含量不低于0.05mg/L。(但是我们在饮用时,应该先把氯去除干净)
什么是水的总固体、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
答:水中除了溶解气体之外的一切杂质称为固体。而水中的固体又可分为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这二者的总和即称为水的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是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溶于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悬浮固体是指那些不溶于水中的泥沙、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是蒸干水分再称重得到的。因此选定蒸干时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规定控制在-℃。
何谓水的电导率(电导度)?和电阻率之间有何关系?
答: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是以离子的形态存在。当水中插入一对电极时,通电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离子就会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水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阴离子移向阴极,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度S。电导度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度越小。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电导度的大小等于电阻值的倒数,即:S=1/R式中 R―电阻,单位欧姆Ω,S―电导率,单位为西门子(Siemens),代号用S,或用μS表示,1S=μS。由于电导度的测量和电导池的形状直接关联,需要表示测量的条件。水处理常用的表示方法为电导率,即S/cm。
电导率是否可以反映水质好坏?
答:电导率是表示水中导电离子含量多少的指标,并不反映水质的好与坏。比如天然矿泉水的电导率就比纯净水的电导率高得多,我们不能说天然矿泉水的水质不如纯净水。
什么是水的碱度?
答: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离子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
什么是水的pH值?有什么意义?
答: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表示为:pH=-lg[H+]pH有时也称氢离子指数。由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或是酸性。(1)中性水溶液,pH=-lg[H+]=-lg10-7=7;(2)酸性水溶液,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3)碱性水溶液,pH7,pH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如果进一步按pH值(酸、碱度)更加详细地把水质分类,可以得到:(1)强酸性水溶液,pH5.0;(2)弱酸性水溶液,pH=5.0—6.4;(3)中性水溶液, pH=6.5—8.0(4)弱碱性水溶液,pH=8.1—10.0(5)强碱性水溶液,pH10。
为什么有的水会有臭味?
答:清净的水是无臭、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但被污染的水体,常会使人感觉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臭,用口尝到的称为味。水的臭味主要来源有:(1)水中的水生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烂而发出的臭味。(2)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质本身的气味。(3)水中溶解气体如SO2、H2S、及NH3的臭味。(4)溶解盐类或泥土的气味。(5)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所含杂质如石油、酚类等的臭味。(6)消毒水过程中加入氯气等的气味。
什么是水的浊度?
答: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原是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的程度称为浊度。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什么是水的色度?
答:天然水经常显示出浅黄、浅褐或黄绿等不同的颜色。产生颜色的原因是由于溶于水的腐殖质、有机物或无机物质所造成的。 各种用途的水对于色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生活用水的色度要求小于15o;造纸工业用水的色度要求小于15o-30o;纺织工业的用水色度要求小于10o-12o;染色用水的色度要求小于5o。
什么是水的硬度?
答: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附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传导,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2-3)、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2-4)、氯离子(CL-)、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也会形成硬度,但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因此,通常就把Ca2+、Mg2+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硬度的单位是如何表示的?
答: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或平衡态转移,容易形成水垢而析出,我们把这些金属离子的浓度称为水的硬度。常见的是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通常把它们的总浓度看作是水的总硬度。
常见硬度表示法和水硬度的划分
答:我国的表示法:mg/L用mgCaCO3/L表示水中硬度离子的含量,1mg/L=1ppm;
德国°:1°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O,约等于50ppm;
美国°:1°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毫克CaCO3,即ppm;
特软水70ppm软水71-ppm中等水-ppm硬水-ppm特硬水ppm
国际上一般超过中等水就建议使用软水机。
答:中国目前自来水净化方式:氯气杀菌;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自来水杀菌消毒方式。
什么是水中的胶体物质?
答:水中的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10-2mm~10-4mm之间的微粒。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铝和硅的化合物。水中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其中以湖泊水中的腐殖物质含量最多,因此常常使水呈黄绿色或褐色。
什么是水中的悬浮物质?
答: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约在10-2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目),这些微粒子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及高分子有机物质所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使水产生浑浊现象。这些微粒很不稳定,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去除,静置的时候,砂、土一类的无机物质会沉淀,而轻的微粒则会浮于水面上,悬浮物是造成浑浊度(NTU)、色度(SDI)、气味(O.T)的主要来源,会随季节、地区的不同而变化。
水中的有机物质是指什么?
答:水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指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聚羧酸化合物、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物。
为何说去除有机污染是水处理中的首要问题?
答: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等对水体的严重污染,由此产生的有机物中有许多直接危害身体健康,而其中有些有机物会加入水中的消毒剂作反应,生成致突变、致畸和致癌的三致消毒副产物,即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所以,水处理过程中,必须去除有机污染。
什么样的材料才能真正解决水中的有机污染?
答: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是目前在常规水处理基础上使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技术,由于活性炭的吸附会达到饱和,定期按照要求更换活性炭是保证去除效果的基础,对那些肆意夸大使用期限的说法决不能相信。反渗透和纳滤的膜分离也是解决水中有机物污染的极好方法,膜分离的最大优点是没有滤材的消耗过程,只要膜没有损坏就能一直使用。
什么是水中的溶解物质?
答:水中的溶解物质是直径小于或等于10-6mm的微小颗粒,包括溶解于地下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包含各类有机物及无机物),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溶解物质可以用离子交换或除盐等方法予以去除。
有机物对水体有什么危害?
答:有机污染物是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为组成的污染物。可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水中的有机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要进行生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导致水中缺氧,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长恶化水质破坏水体。这些有机污染物能够沿着食物链传播,在动物体内的脂肪中聚集。它们还会引起过敏、先天缺陷、癌症、免疫系统和生殖器官受损。它们都属于环境激素,即使浓度极小,也会影响人类的内分泌系统。这些污染已经在水中长期存在,不仅难于生物降解,而且流动性很强,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南极和北极。有机物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中溶有哪些主要气体?
答: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气体有氧气(O2)、二氧化碳(CO2)、有时还有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氮气(N2)、和氨(NH3)、等。这些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大都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是引起水系统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水的含盐量?
答:水的含盐量(也称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无机盐类的数量。由于水中各种无机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
何谓重金属(HeavyMetals)?
答:指化学元素周期表金属栏内原子量超过40以上之金属元素均称为重金属,如:铜、汞、镉、锌、镍、铬、锰、铁等。
重金属、有机物与疾病的关系?
答:以下是各污染物导致的病因:铅-肾脏病、神经痛。砷-乌脚病、神经炎。硫-消化系统病。镉-骨骼变性、背痛。磷-有机磷中毒。硝酸盐-致癌。氯-产生致癌物。铝-酸碱不平衡。三氯甲烷-致癌。细菌-细菌性传染病。农药-中毒、肝炎。放射性粒子-致癌。异臭味-食欲不振、毒素。沉淀物-结石、肠炎。有机物-毒素。氟化物-蛀牙、致癌。荧光物-乌脚病。
水中重金属、细菌对人体的危害是哪些?
答:有毒有机物如饮用水中含有有毒有机物,可影响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可因为长期摄入而导致癌症的出现。
(1)水质硬度超标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容易导致胆结石、肾结石等结石病,同时会造成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的发生。
(2)铁锰超标
饮用水锰过多,可引起疲倦乏力、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情绪上不稳定、抑郁或激动、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据美国,芬兰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锰铁过多对心脏有影响,甚至比胆固醇更危险。
(3)砷超标
如果长期饮用含砷量较高的水,会出现疲劳、乏力、心悸、惊厥,还能引起皮肤损伤,引起色素沉着症、角化症、蜕皮、脱发、及皮肤癌。
(4)铬超标
引起支气管哮喘、皮肤腐蚀、溃疡和变态性皮炎。长期接触铬,还可导致呼吸系统癌症。
(5)氟超标
长期摄入超过人体需要量的氟元素而引起的慢性中毒病,以影响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早期病变为损害发育中的牙釉质发生氟斑牙,继续发展可引起骨骼变化,表现为腰腿疼、关节活动受阻。重者骨骼变形、致残甚而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育有显著影响。
(6)病菌、病毒
世界上有80%的疾病与水体被寄生虫、病毒、病菌污染有关。伤寒、霍乱、肠胃炎、痢疾和传染性肝炎等。
另外,饮用水中含有重金属氧化物、氯化物、汞及铅等重金属化合物可影响肾脏和中枢神经,并可致癌;钙镁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铝、三氧化二砷、胶质可影响肝脏和神经系统,可致结石,并致癌;硫酸铝和有机磷农药亦可影响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氧化铁超标还可引起尿毒症及代谢失调。
铅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铅是水中最难去除的重金属离子之一,过量的铅被人体摄入后,会损坏人的中枢神经,尤其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精神集中,0-3岁的幼儿更是铅中毒的高发人群。而国内的输水管网,无论是含铅量较高的老式镀锌铁管,还是以铅盐作稳定剂的PVC水管,都可能会造成水中含铅量过高。
什么是蓝藻??
答: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炭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
什么是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的好处
答:自然界的水不是以单一水分子(H2O)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由若干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而聚合在一起,形成水分子簇,俗称“水分子团”。通常的水是由5个以上的水分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团。不同数量组合而成的水分子团在部分性质如渗透性等有细微的差异,但目前还没有很有说服力的试验表明对人体作用的差异。
哪些微量元素与人体活动密切相关?
答:研究证实,有十七种微量元素:铁、碘、铜、锰、锌、钴、镉、硒、钼、氟、硅、锡、钒、镍、溴、铝、硼,与人体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水中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与健康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与人体平衡、适量是最理想的。各种元素及矿物质太多或太少对人类健康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只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人体本身会进行平衡,无须刻意的去补充,只有在发生某些障碍性疾病或严重失衡时才有这个必要。
缺少微量元素,会引起哪些疾病?
答:缺碘-甲状腺肿大。缺氟-龋齿。缺钙-软骨病。缺铁-血红蛋白合成产生障碍性贫血。缺锌-儿童厌食、智力发育差、肝脾肿大、性腺功能减退。
什么是矿物质水?
答: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饮料通则》(GB-)中定义的六种包装饮用水之一。
为何说人类80%的疾病是由饮水水质引起的?
答:因在水中除了有致病的细菌外,还存在有机污染物,长期饮用,这些污染物会在人体细胞里沉积,20年后就会反映出身体不适,而这种反映往往又和癌症相关承,所以,水质好坏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
目前我国的水质情况如何?
答:在城镇地区,全国有79%的人饮用的是次生污染水;约1.7亿人饮用的是有机污染水;万人饮用的是高硝酸盐水;万人饮用的高氟水;3亿人饮用的是含某些重金属元素超标的水。目前已发现至少有50种疾病来源于这类不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的报告具体指出,在未经处理(注:指的是未经净化处理的城市人目前正大量饮用)的饮用水中,确认致癌物20种,可疑致癌物23种,促癌物18种,引起心血管、胆、肾疾病的有害物质56种。
国外的水质情况如何?
答:多数发达国家政府告诫国民:严禁生饮自来水。影视剧中常见的外国人直接喝自来水,其实是误解。他们的饮用水都已经过家用水处理机或中央水处理机系统的处理。家用水处理机在发达国家非常普及。日本拥有万台,美国拥有万台,人口仅0万的加拿大每年有10万台的销售量。
衡量饮用水水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有色度、浑浊度、PH值、总硬度、耗氧量、游离余氯、细菌总数等七项主要指标。
什么样的水算是好水?
答:一般来说是不含重金属、氯成分、有机污染物质等有害物质的水,且PH值在PH7.5左右、温度为4-15摄氏度的水。对身体好的水是指未被污染的,没有加热的,氧含量充足的清凉纯、生水。
什么样的水是洁净安全可饮用的?
答:水中的物质通常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看得见或闻得到的有害物,如铁锈、悬浮物、余氯等;第二种是人们平日察觉不到的有害物,如铅等重金属离子、细菌、孢子孢囊、VOC(挥发性有机物)、致癌物质(如三氯甲烷)等;第三种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能去除第一、第二种有害物,保留微量的矿物质元素,才是真正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什么导致自来水的口感不好?
答:1、硬度:硬度过高时水中的钙、钠、镁离子含量高,导致口感不好且有异味,个别饮用者还会有胃肠反映。
2、溶解性总固体:水中所含能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钙、镁、钠、钾等矿物质及氯离子、碳酸根、硅酸根、硫酸根和部分有机物等会影响口感。如MgCl2和CaCl2过多时,水表现为苦味。
3、铁: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金属,水中也普遍含有这类金属,水中含铁量较多时,会感到有铁锈腥味,会明显影响饮料的味道,而且能够玷污洗涤衣物以及输水设备。
4、余氯:余氯是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时残留在水中的氯,具有特有的氯臭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漂白剂味。自来水处理过程中,为了防止供水系统的微生物增长,必须保持供水系统中有一定的余氯含量,因此市政自来水往往都有这种味道,这种漂白剂味很难降低到人们不能觉察到的程度。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地区和气温高微生物增长较快的夏季需加大投氯量,自来水中的这种味道就更加明显。
5、自然界中腐殖质分解的主要物质,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味道为泥土气味、霉味、黄瓜味、腐烂的卷心菜味、腐烂的蔬菜味等。
6、某些人为污染物,如苯酚、二甲基三硫、亚硝酸盐和有机物等。如苯酚表现为药味;二甲基三硫表现为大蒜味,亚硝酸盐表现为咸性和苦涩味。
为什么说自来水烧开后危害更大?
答:网传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会有亚硝酸盐
千滚水有什么危害?
答:网传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会有亚硝酸盐增多的风险,众所周知亚硝酸盐是一种高致癌物质。但是千滚水致癌的说法并不靠谱,实验证明,即使反复煮沸之后,也需要一次性摄入20吨才能引起中毒,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如何改善饮水质量?
答: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水为先”。城市中的人们在日益注重自身健康的同时,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zz/1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