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词大会第一季直到第三季,还有随之而来的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等,我们感到了央视对这类型节目的支持以及重视。作为窗口侧面地反映出了国家的重视。
同时这类节目也在社会引起了重大反响。也反映了社会开始重视文化经典,传统文化。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对于语文的长期忽视导致的传统文化缺失和素养培养滞后。
诗词大赛的冠军不一定是名校出身、学霸,也可以是勤勤恳恳默默努力学习的外卖小哥,诗歌和文学经典的学习也不再仅仅是学习为了应付考试,功利的学习方式没办法培养出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素养。
尤记得中学入校第一天全校大会,校长第一句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文甚至是文科一直都被认为不实用,所以很难引起重视。
长期的忽视和语文素养的下降,传统经典的不断消逝,等到出现问题才发现,好多问题正是素养缺失造成的,语言更是国家精神寄托之根本。所以,随之而来的教材改革,也就是意料之内的事了,再加上即将发生的一年级到高三年级的新教材以及新高考,无不揭示着,今后的中国学生,学好了数理化,走遍天下再也不会都不怕!因为:没“文”化,真可怕!
01
年一年级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
“新高考”俨然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中国的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方方面面的深化改革。
从诗词大赛就不难看出国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再通俗一点,那就是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新高考”,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有着他自己的看法。
02
语文、历史、道德率先统一教材
王文湛表示,现在中国的中小学教材,是解放后第八套教材,第八套教材涉及两个概念,一是三类教材、三级管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方教材,国家管理、地方管理、校方管理。第二个改革是一纲多本,根据国家制定的课标,鼓励地方单位个人编教材,经审定通过以后投向市场,各地各校自由选用。现在我们小学审定过的教材是12套,初中是8套,高中也8套。
为了加强教材的育人功能,发挥政策导向、正能量,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教材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教育部,教育部成立了教材局,局长是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兼任,过去管教材是基础司的教材处正处级,现在是升了五级,副国家级,就是要发挥教材的正能量,育人的功能。
国家教材委员会决定,强化语文、历史、道德和法制三科,这三科的教材统编统审统用,国家统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用一本教材。
年9月1日起,小学一年级、七年级开始用新教材,年一年级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
03
年小学新教材的语文有三大改革
第一改革,过去小学一年级是先拼音后识字再课文,现在改变成先识字,再拼音,再课文,识字和拼音调了,孩子先有字的概念然后再拼音。
第二改革,增加古诗词,现在的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69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明年高考要对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第三改革,增加阅读,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阅读是语文的基础,阅读的能力培养不亚于语文课。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现在我们中学生的阅读量对比美国的阅读量,是美国的1/5,今后要增加阅读。小学生在家长、老师的陪伴下阅读,中学生阅读名著名篇,今后基础教育难度要降低,广度要增加,这就要通过阅读来解决,把作业由单纯做习题改为阅读加习题,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知识。
04
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王文湛表示,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
“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
语文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第二,进行思想教育,语文的思想教育任务不亚于政治;
第三,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的知识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语文是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为了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教育部决定语文课要增加写字课,毛笔字,现在小学都开了写字课。当然问题也存在,缺乏老师,今后高等师范院校也要开毛笔字。其次增加戏剧,增加古诗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有一个委员建议,今后高考的数学试卷由目前的两千个汉字增加到五千个汉字,这是委员们的建议,能不能最后采纳还要求证。
05
得语文者,得天下
语文在基础教育、中高考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
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学科,有明确的知识点和精准的得分点。也不像英语学科,重点考察语法与词汇量。
中文作为母语,孩子们有着天生的语境,所以语文着重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理解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语文的文章理解力要靠长期阅读积累,而书面表达能力要靠长期写作积累。对于语文学科,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
语文学不好影响其他学科
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多重要?
一位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感慨说,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
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科目成绩也会受影响。
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更轻松
对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只要在关键时候稍加点拨,他的分数就突飞猛进,最后考的分数甚至比一直看似勤奋的孩子更高,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很高。
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未来更容易脱颖而出
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拥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也会更高。
原由很简单,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动物,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而且喜爱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从不读书的人快得多。
豪不夸张地说,得语文者得高考。
对于我们,则越努力,越幸运!
语文这么重要,学不好怎么行,这里我们要发福(guang)利(gao)啦!
有本专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图书推荐给大家
已经进入到5月啦,夏天来啦,暑假就要来啦,暑期热播剧——《西游记》也要来了!我们推荐的书就跟《西游记》有关!
《西游记》你一定很熟悉,小编现在依然记得儿时暑假宅在家里看这部热播剧。虽然过了很多年,但是我们依然非常热衷于西游记,近几年每年的贺岁档,大家都可以看到西游题材的大荧幕作品。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动画片和影视剧来了解的西游记,对故事的理解会比较片面和局限。
对于小学生来讲,更应该通过阅读图书的方式去了解这部中华名著,相信很对家长都想为孩子选择图书版《西游记》,奈何市面上的《西游记》都不是针对小学生而创编的,孩子们也不喜欢阅读……
终于在年5月,一套专为小学生而创编的《小学生读西游记》要上市发行啦!
这是一套怎样的图书?
《小学生读西游记》由全国语文名师王至老师专为中国九千九百多万小学生创作,全书分三册,共52万字,年5月面向全国首发!
★内容丰富易懂、情节精彩曲折,语言童趣生动,音频故事已被全国上百座城市、数万名孩子、家长抢先预听,好评如潮!
★本书围绕语文核心能力,同步提升“听”、“说”、“读”、“写”母语能力,高密度优美、生动、童趣语言贯穿全书,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模仿与提升;更有名师同步阅读提示与写作指导。
★根源名著,流传经典,集萃《西游记》精华,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文学经典的熏陶。
★购买本书,即可加入专为《小学生读西游记》读者建立的“小学生卓越读书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zz/1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