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让老年人更健康”多平台科普培训系列活动二
体质与保健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上个世纪70年代,王琦教授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提出了“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
平和质,阴阳气血调和,性格随和开朗,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气虚质,不耐受风、寒、暑、湿邪,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肌肉松软不实,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阳虚质,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肌肉松软不实,舌淡胖嫩,脉沉迟。
阴虚质,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常见体形偏瘦,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痰湿质,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常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湿热质,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常见形体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血瘀质,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不耐受寒邪,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常见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气郁质,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常见形体消瘦,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特禀质,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五软等。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针对不同的体质采用不同的养生保健方式,如下所示:
平和质,只要合理膳食、睡眠充足、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并且保持心态平衡即可。
气虚质,相应膳食可用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等;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可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多服肾气丸。
阳虚质,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阴虚质,其体质关键在于补阴。选用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养阴、生津、除虚热的饮食。例如黑木耳、白木耳、乌骨鸡、牛奶、老鸭汤、海蜇、牡蛎、贝类、蚌肉、青鱼、黑芝麻、莲子。不宜多吃温热性食物及辛辣调料,夜间少喝兴奋饮料,如咖啡茶等。还应戒酒忌烟,因酒烟伤阴,使内热加重。
痰湿质,饮食以健脾利湿为主,要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戒酒,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要注意保护脾胃,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为好,增加体育锻炼。
湿热质,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以化湿为主,调养原则为燥湿清热,饮食清淡,不宜暴饮暴食,不嗜烟酒,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少吃大热大补的食物。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要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熬夜或过于劳累。
血瘀质,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饮食调理可常食核桃仁、油菜、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等。
气郁质,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小麦、高粱、洋葱、黄花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槟榔、玫瑰花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品。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以及富有鼓励和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苦剧。
特禀质,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起居应有规律,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特禀体质的人切不可急躁恼怒。
注:图片摘自网络扫码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zl/1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