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后,天气渐渐转热,门诊就诊的皮肤瘙痒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丘疹性荨麻疹的患儿屡见不鲜,夜不能寐,饱受疾病瘙痒困扰。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Urticaria)又称荨麻疹样苔藓、婴儿苔藓等,最初由Bateman于年报道,后来被用于描述一种反复发作的瘙痒性丘疹性皮肤病,是一种以临床症状特点命名的皮肤疾病。该病一般夏秋季多发,最易累及婴幼儿及儿童,成人较少发病。一般认为,丘疹性荨麻疹是对异种蛋白的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患者在首次接触时致敏,致敏过程大约需要10天,再次接触后发病。反复刺激可产生脱敏反应,故成人期较少发病。

临床表现

典型纺锤样风团损害

典型大疱性损害

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皮肤暴露部位,皮损散在或群集分布,其典型皮损描述为“纺锤型红色风团样丘疹”,直径2-8mm,可有伪足,也可表现为水肿性红斑、瘀点或瘀斑,甚至出现水疱、大疱,部分皮损中央可见叮咬的痕迹,皮损可伴有刺痛、灼痛、剧痒,通常1-2周内逐渐消退,可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

治疗与预防

丘疹性荨麻疹具有自限性,临床治疗原则主要是减轻瘙痒症状、控制皮肤炎症、缩短皮疹持续时间、控制系统性过敏反应、及时处理继发感染等。下列是一些临床防治要点,供大家参考:

1.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以控制皮损。

2.含炉甘石等成分的外用产品可减轻皮肤瘙痒。不过应尽量避免常规外用抗组胺药物及局麻药。

3.一般选择口服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可减轻皮肤瘙痒症状。其中6月龄至2岁儿童,如有必要,最好优先选择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安全性相对较高。

4.口服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局部肿胀,主要用于严重病例。

5.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予以抗感染治疗。

6.日常应注意搞好环境、起居室和个人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干燥,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住所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衣物被褥注意及时洗涤日晒。

皮肤科毛宁

医院

仁爱敬业精诚进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zl/1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