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察头形与头发
(一)望头形诊病法
1、常人头发
望诊正常人头颅大小随着年龄不同而异,新生儿头尾约34厘米,出生后6个月增加8-10厘米,6-12个月增加2-4厘米,2岁时可达48厘米,3-4岁约增加1.5厘米,4-10岁共增加大约1.5-2厘米,18岁时可达53-58厘米,以后即无变化。囟门(前囟)出生时大约1.5-2厘米出生后数月随着头尾增大而变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后囟出生后有的已经闭或很小,多数在生后6-8周闭合。正常人头发一般多为柔软浓密而有光泽,其颜色随人种而异,中年以后,头发可逐渐稀疏减少,颜色变得花白,乃至全白临床意义见有上述头形和头发表现,提示其人头颅发育正常,肝肾气虚充盛
2、大头畸形望诊大头畸形患儿,头颅膨大呈圆形,前额,顶部,颞侧及枕部头骨凸生,每块头骨闭合不全,颅骨变薄,颜面相对较小,脑袋低垂,两眼下视,巩膜外露,呈落日状,面色x白,头颈部青筋显露,身体消瘦,发育迟缓,神识呆钝,终日爱躺卧床上。临床意义大头畸形主要见于脑积水患儿,其病因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头调养失当,风湿痰热毒邪侵袭有关治法补肾培元,益气养血,清热利水。酌情选用补肾地黄丸,调元散等方药。
3、小头畸形望诊小儿畸形的患儿,出生时头尾较小,一般只有30厘米左右,或出生时头围正常,但头骨骨缝闭合过早,影响头颅发育,形成小头畸形。此类患儿头围最大不超过42厘米,前额后枕部多平坦而狭小,面孔相对较大,头发较粗,头皮较厚,身材亦小,多同时伴有神情呆钝,智力低下,行走不稳等表现临床意义患儿见上述形态特征,可以诊断小头畸形治法化痰活血,根据具体病症,选用相应方药
4、方颅望诊方颅患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形,此类患者多见烦躁不安,易汗,夜间惊啼,枕骨部头发脱落,囟门闭合迟缓,出牙较晚,严重患者可伴见鸡胸,龟背,手腕和足踝关节畸形,O形腿或X腿等表现。临床意义方颅主要见于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患者,其病因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毒邪内蕴有关治法佝偻病方颅治宜健脾益肾,酌情选用龙牡壮骨冲剂,六君子汤等方药;先天梅毒方颅,治宜解毒,可用大剂土茯苓等
5、囟门不合望诊囟门不合,亦称解颅。其形态特征是小儿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同时多伴有方颅、易汗、烦躁、夜啼、枕秃、面色x白,牙齿生长迟缓,下肢软弱,甚则有鸡胸、龟背等现象临床意义囟门不合主要见于小儿佝偻病,其病因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当,脾肾亏虚有关治法益肾健脾,酌情选用龙牡壮骨冲剂,调元散等方药
(二)察头发诊病法1、头发稀疏望诊患者头发稀疏易落,毛发生长缓慢,多数发生于大病或虚损病证之后,且多伴见头发干枯萎黄,形体瘦削,精神萎顿,体弱少气,面容憔悴等症临床意义大病,虚损病证之后出现头发稀疏、枯养不泽者,多属精血亏虚所致;而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难长者,则提示血热风燥治法益肾补精,养血清热。酌情选用首乌延寿丹,桑麻丸、乌发丸等方药
2、头发脱落望诊头发脱落所表现形式多样,有呈均匀脱落,日渐稀疏者;有呈突然片状脱落,而无所苦者;有呈头顶及两额角毛发脱落,渐成秃顶者;有脱发同时,伴有大量干性头皮屑者,有伴有面部油光发亮,皮脂分泌较多等症者;也有伴随一系列全身气血耗损或火热阴虚症状者临床意义头发脱落多见斑秃,脂溢性脱发,甲减、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病症,在放疗、化疗、肠伤寒之后,亦可见之。其病因与气血耗损,阴虚血热,头部络脉瘀血阻滞、七情过激等因素有关治法益气养血,活血祛风。酌情选用人参养荣丸,神应养真丹等方药。
3、头发枯萎望诊患者头发干枯,缺乏光泽,易折易落,多同时伴有面容憔悴,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唇舌爪甲苍白等症。临床意义头发枯萎主要见于精血不足,气血两虚等患者,其病与脾胃虚弱、慢性失血,肠道寄生虫感染,久病失治,长期思虑过度等有关。治法补血益气,健脾养胃,酌情选用归脾汤,八珍汤等方药
4、头发变黄变白望诊患者头发由黑变黄变白,缺乏光泽,同时可伴见面容憔悴,头发稀疏,形羸体瘦等临床意义中老年人头发由黑渐白,是脏气渐衰的反映。青少年头发变白而身强体壮者,与遗传因素有关。头发变白变黄而伴有虚弱补表现者,则是肝肾气血虚亏的反映治法补肾养血,酌情选用首乌延寿丹,补肾地黄丸等方药
二,相面知病
(一)颜面与周身的关系1、面与脏腑周身望诊五脏六腑和身形肢节,在颜面部都有各自的特定反映区域,具体地说;肺注阙中(两眉之间),心主下限(两目之间),肝主鼻柱部,脾主鼻头部,肾主两颊部,胆主鼻柱两外侧部,胃主鼻翼部,大肠主两颧骨之下、鼻翼至颊之中间部,小肠主鼻头上方两侧、鼻与颧之间部位、膀胱、子宫主人中部,首面主前额部,咽喉主阙上(阙中稍上部位),肩主颧部,颧之外侧为臂所主,臂所主的下方为手所主,肾主部位的稍下方为脐所主,目内毗上方为胸乳所主,耳门穴部为背所主,沿牙车以下的部位为大腿所主,上下腭角之间为膝所主,其稍下部为足胫所主。临床意义脏腑肢节在颜面的分布理论,可以提示疾病病位,临证时根据病色出现的具体位置,就能判断其大致病位。治法根据病位,结合具体病因和证候性质,选用相应治法方药
2、面部望诊六部提纲望诊面部色诊中观察病色出现的内、外、上、下、左、右部位极其动态变化情况,称之为面部望诊六部提纲临床意义面部望诊六部提纲可以提示疾病病位,病情轻重逆从,以及病证的预后吉
(二)望面色诊病法1、察色知病所在望诊患者面部颜色或青、或赤、或黄、或白、或黑,不同的脏腑的病变,可以出现不同的颜色的病色临床意义根据五色命脏的原则,面色青者,提示病在肝,面色赤者,提示其病在心;面色白者,提示病在肺;面色黄者,提示病在脾;面色黑者,提示病在肾。因此,观察面部病色可知病所在治法针对病位,选用治法方药
2、五色主病望诊青、赤、黑、白、黄面部五类病色,分别反映出不同性质的疾病和证候。临床意义面色黄者,提示黄疸、黄胖,脾胃亏虚,气血不足,湿病,疳积等病证。面色白者,提示寒证、阳虚、气虚、失血等病证。面色青者,提示寒证、瘀证、惊风、肝病、中毒等病证。面色赤者,提示火热、阴虚、阳邪郁表,一氧化碳中毒,阿托品中毒等病证。面色黑者,提示阳虚、寒证、瘀证、水停等病证。面色紫者,提示瘀证,阳虚等证。面色诟者,提示暑湿证治法根据疾病和证候性质,选用相应治法方药3、望面知病轻重浅深望诊病位浅表者,面部病色亦浮浅于外;病位深者,病色亦深沉于里。重病患者,面部病色深浓,而且范围较大;轻病患者,面部病色浅淡,并且范围较小。面色夭而面肉脱者,病重不治。临床意义观察面部病色的浮沉浅深浓淡大小,可以了解病情的轻重深浅治法根据病情轻重深浅,选用合适治法方药
4、望面知病进退逆从望诊面部病色由浓变浅,由深沉变为浮浅,是病情消退的佳兆,为从。反之,病色由淡变深,由浮浅变深沉,则是疾病发展增重的表现,为逆。病色由颜面下半部向上发展的,为逆,提示病情增重。病色由颜面上半部向下变化,且逐渐变浅变淡者,为从,是疾病欲已的表现临床意义观察面部病色的动态变化,可以判断病情的进退逆从,为治疗提供依据
5、察色知病预后转归望诊察色必须察神,神气的有无主要通过光泽反映出来。轻病患者,面部起色明润含蓄,预后较好;重病危患者,面色常灰暗枯槁,缺乏光泽,甚则真藏色见,预后大多不良。察色还要重视颜色,中国人属于黄种人,在病变过程中,只要脾胃之气尚未竭绝,面部颜色总应表现出一些黄色基调,若患者面部黄色尽失,提示脾胃之气衰败,预后不良临床意义观察面部病色的颜色,光泽,以及某些特殊表现,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具体地说;真藏色见者死,色有胃气者生;赤色出两颧、黑色现于庭、环口黧黑者,危;黄色见于山根、鼻头、目毗者,愈治法根据病情发展趋确定相应的治法方药。
(三)望面容诊病法1、急性热病面容望诊急性热病患者,面色潮红,烦躁倦怠,表情痛苦,或见呼吸喘促,鼻翼煽动,或见口唇疱疹,或见汗出临床意义急性热病多见于大叶性肺炎、疟疾,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急性热病患者。其病因多与外感六淫邪气有关,病程较短,病情较急,邪气较甚治法祛邪退热,酌情选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等方药2、慢性消耗性疾病面容望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面容憔悴瘦削,面色灰暗或x白、萎黄、目光黯淡呆滞,精神萎靡,表情淡漠。临床意义慢性消耗性疾病面容多见于恶性肿瘤,慢性肺脓疡,痨病,慢性肠炎等患者,其病因多与久病矢治,疾病耗损,阴阳气血亏虚等,脏腑功能低下有关,病程一般较长,正虚表现突出。治法滋阴补阳,益气养血。酌情选用十全大补丸,无比山药丸等方药。
3、肺痨面容望诊典型的肺痨面容可见;面色苍白,两颧粉红,面肉消脱。患者多同时伴有形羸体瘦,低热盗汗,咳嗽咯血,舌红少苔等表现。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和形态表现,提示其人患有肺痨病(活动性肺结核病)。其病因与痨虫感染有关,病位主要关系到肺,证候性质多为阴虚痰热。治法滋阴清热,益肺杀虫。酌情选用月华丸,百合固金汤等方药
4、二尖瓣狭窄面容望诊典型的二尖瓣狭窄面容可见;患者两颊暗红,口唇轻度紫绀,面色晦暗,形羸气短。严重者可见颈静脉怒张,腹水、浮肿等症,儿童久病患者则可伴有心前区隆起现象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特征,提示其人患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其病因多与风寒湿热等六淫邪气侵袭,正气耗损有关,病位主要在心,证候性质常见心虚瘀阻,阳虚气虚治法益气养心,温阳活血。酌情选用保元汤,苏合香丸等方药
5、皮质醇增多症症面容望诊其典型者可见满月脸,球形腹,水牛背。脸肥胖似满月,红润呈多血质外貌,或有痤疮。向心性肥胖,腹如圆球,背似水牛背,而四肢渐瘦,皮肤菲薄光亮,多紫纹,特别以大腿内侧或腹部常见。女性还可见男性化特征,如长胡须、喉结等。临床意义如上所见,可诊断为皮质醇增多症治法补肾,选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等
6、痉笑面容望诊典型的痉笑面容可见;面肌痉挛,牙关紧闭,口微张开,似苦笑状。患者多同时伴有四肢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临床意义痉笑面容主要见于破伤风患者,其病因与金刀等外部创伤,皮肤肌肉破损,风毒侵袭有关。治法熄风止痉,酌情选用玉真散,五虎追风散等方药
7、假面具面容望诊典型的假面具可见;面部刻板,目光呆滞,少眨眼,毫无表情,口角流涎,状如面具。患者多同时伴有肘弯屈曲,躯干前挛,头部前倾等特殊姿态和肢颤,肌肉强直,痴呆,行走不稳等表现。临床意义假面具面容多见震颤性麻痹,脑炎,脑外伤,锰中毒等病患者,其证候多为痰邪蒙闭,肝风内动。治法化痰开窍,熄风止痉。酌情选用镇肝熄风汤,菖蒲郁金汤等方药
8、肢端肥大面容望诊典型的肢端肥大症面容可见;面部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颧骨慢性隆起,巨鼻大耳,唇舌肥厚,齿列稀疏。患者同时伴有手足指趾增粗肥大,手掌和脚拓显著肥厚变宽,喉头增大,语音低沉,言语含糊不清等表现临床意义具有上述面容形态特征,提示其人患有肢端肥大症。治法补肾,酌情选用补肾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方药
9、痄腮面容望诊典型的痄腮面容可见;一侧或两侧腮部逐渐肿大,耳垂向上、向外推移,下颌骨后沟消失,肿胀部位表面皮肤不红,边缘界限不清,患者张口咀嚼困难,多见于5-15岁的儿童,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表现,提示其人患有痄腮。其病因多与风热邪毒侵袭有关,病位主要涉及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证候性质多为风热毒邪壅滞治法疏风散热,解毒消肿。酌情选用普济消毒饮,银翘散等方药
10、系统性红斑狼疮面容望诊典型的系统红斑狼疮面容可见;面部出现多形性和多变性的水肿性红斑或紫红斑,尤其是蝶形皮损斑,皮损接触紫外线后明显加重,患者多同时伴见指趾末端,四肢躯干等部位的红斑,皮疹,紫红斑等,并可见有脱发,口腔溃疡,大小关节红肿疼痛等表现。20-40岁女性患者多见此病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和形体表现,提示其人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做进一步检查治法兹肾养肝清热,酌情选用知柏地黄丸,二至丸等方药
11、狮面面容望诊典型的狮面面容可见;前额及眼周围呈现结节性肿块,高低不平,眉毛头发脱落,面部皮肤肥厚紧张,正常表情消失,耳垂肥大,形如狮面状。患者可同时伴见肩、胸、上肢、臂、小腿,足,鼻等部位斑状、浸润性和结节性肿胀皮损,皮肤损害边界不清,颜色黄褐,红褐或暗红。临床意义见有上述狮面面容,提示其人患有瘤型麻风治法扶正解毒,活血通络。酌情选用苦参丸,扫风丸等方药
12、粘液性水肿面容望诊典型的粘液性水肿面容可见;面部壅肿,以眼眶周围及颊部为甚,肤色苍白干燥或枯黄,缺乏光泽,脸厚面宽,口唇肥厚,头发干枯稀疏,眉毛自外向内脱落,目光黯淡,神情抑郁呆滞,反应迟钝,男性呼吸生长缓慢。患者多同时伴见皮肤干冷粗厚,非凹陷性水肿,畏寒喜温,行动迟缓,懒于动作,指甲脆面有裂,阴毛稀疏脱落,腹部膨胀等现象。临床意义粘液性水肿面容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其病因与甲状腺发育不全,手术或放疗等导致甲状腺组织破坏,甲状腺本事的病变等有关,其病位主要涉及肝肾,证候性质多为阳虚,痰湿治法温肾化痰除湿,酌情选用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等13、甲亢面容望诊典型的甲亢面容可见;面部瘦削,眼裂增宽,眼球突出,目光炯炯有神,少瞬眼,上眼睑挛缩,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及时跟随眼球向下移动,眼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皱起,两眼聚合欠佳,表情惊愕,面部潮红,烦躁易怒。患者多同时伴见形体消瘦,手颤色颤,易兴奋,激动焦虑,紧张,言语行动急促,不耐疲劳,畏热易汗,颈部增粗等症。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形态表现,提示其人患有甲亢。其证候多为阴虚火旺,病位常涉及肝、心、脾、胃等脏治法滋阴清热,酌情选用羚羊钩藤饮,滋水清肝饮等方药
14、面神经麻痹面容望诊典型的面神经麻痹面容可见;患者神志清晰,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或下垂,额纹消失,病侧鼻唇沟变浅,流口水,泪液外溢,眼裂扩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眼球不能向上转动而露出白色巩膜(即倍耳现象),露齿时口角歪向键侧,不能完成邹额,蹙眉,鼓腮、撅嘴,吹哨等动作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形态表现,提示其人患有面神经炎,其病因与风邪闭络等有关治法祛风通络,酌情选用牵正散等方药
15、下颌关节强直面容望诊下颌关节强直,如发生单侧,可见患有颏部偏斜于患侧,面部不对称,患侧丰满,健侧扁平;如病发于双侧,自幼得病者,者整个下颌骨发育不良,颏部后缩,形成小颌畸形,成年人得病者,则畸形不明显,但张口困难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形态表现,提示其人患有下颌关节强直症治法酌情选用手术正畸治疗方法
16、贫血面容望诊典型的贫血面容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淡白,睑结膜苍白,头发枯黄不泽,面容憔悴,神情倦怠,患者多同时伴见少气乏力,懒于动作,舌色淡白,指甲苍白等症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形色表现,提示其人患有贫血。其病因多与久病耗损,慢性失血,肠道寄生虫病,严重营养不良等有关,病位主要涉及脾胃肝肾心等脏腑,证候性质多为阴血亏虚,气血两虚治法养血益气,酌情选用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方药
17、脱水面容望诊典型的脱水面容可见;眼窝凹陷,颧骨高耸,鼻梁隆突,神情呆滞,目光黯淡,反应迟钝,唇干起皱或开裂,面容干枯无华,患者同时伴见皮肤干燥松弛皱折,缺乏弹性,精神恍惚,舌干少津等现象临床意义见有上述面容形态,提示其人处于脱水状态,其病因多与吐泻出过度,过用利尿剂,严重饮水不足等有关治法滋阴补液,酌情选用补液疗法
18、伤寒面容望诊典型的伤寒面容可见;病人表情淡漠,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呈无欲貌,患者多同时伴有发热,舌红苔腻等现象,甚至出现意识障碍临床意义伤寒面容主要见于肠伤寒,脑脊髓炎,脑炎等患者,属于中医温湿病范畴治法清热化湿,酌情选用藿补夏苓汤,菖蒲郁金汤等方药
19、阿狄森氏病面容望诊典型的阿狄森氏病面容可见;面色棕黑或黑褐色,面形瘦削,肤色干枯不泽,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倦怠嗜卧。患者多同时伴见周身皮肤变黑。尤其是四肢,乳晕乳头,会阴部,肛四周等部位,色素沉着更为明显;唇、舌、齿龈、上腭及口颊等处粘膜亦有片状蓝黑色色素沉着;病人形羸体瘦,皮肤干枯,乏力少气,阴毛,腋毛稀疏脱落等临床意义见于上述面容形色表现,提示其人患有阿狄森氏病病。其证候表现主要属于中医肾虚范畴治法补肾,酌情选用左归丸,右归丸等
20、肝病面容望诊典型的肝病面容可见;面色苍黄无华或青黯,面部片状色素斑块,面容憔悴,面、颈、上胸、背及上肢可见珠珠痣或毛细管扩张。患者同时可伴见肝掌,形羸体瘦,皮肤干枯粗糙,腹水胀大,腹部青筋显露,黄疸,毛发脱落,鼻衄,齿衄,紫殿等表现临床意义肝病面容主要见于慢性活动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属于中医膨胀,阴黄等病范畴治法健脾益肝,行气活血,酌情选用黑逍遥散,一贯煎等方药
21、垂危面容望诊典型的垂危面容可见,面色枯槁,毫无光泽,真藏色见,表情淡漠,两目失神,意识时清时昧,面肉尽脱,眼眶凹陷,鼻尖高耸。患者同时伴有被动体位,肢厥肤冷,呼吸不匀等表现临床意义危重久病患者,见于上述面容表现,提示其人生命垂危,预后不良治法益气滋阴,回阳固脱,酌情选用独参汤,生脉饮等方药
未完待续,请继续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yf/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