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紫杉醇外渗三个多月了,外渗部位还是迁延不愈,护士还能怎么办?
案例
悦悦:化疗药外渗。这个患者在其他科室用紫杉醇化疗中出现渗漏,只是在当时处理了,现在三个多月过去了,快四个月了,出现外渗的手就变成了这样,还有疼痛、肿胀。
当时没打封闭,局部也没有水泡。之前,让病人拿蜂蜜调金黄散敷过一段时间,疼痛好些,但是肿胀减轻一些,停下来又反复,用喜疗妥乳膏也涂过,效果不明显。
请问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其尽快恢复?
点评
紫杉醇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着色、发红和敏感。上述案例,既是如此。
即使时隔药物外渗将近四个月,患者出现紫杉醇外渗的部位还是感到不舒服,时有疼痛和肿胀。为此,患者也没少治疗,又是外敷又是涂抹的,但效果反反复复,还是不尽如人意。
由于药物外渗是在手背上,令患者每次看到自己的手,就会影响心情,对患者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很大的。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该药物为广谱的抗肿瘤药物,临床上常用于卵巢癌、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二线治疗。该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对外周表浅静脉的刺激性强,属于强刺激作用的抗肿瘤药物,外渗时主要引起局部组织的肿胀、疼痛和感染,但药物浓度过高或大量外渗时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外渗部位组织坏死、溃烂,甚至局部肢体的功能丧失。
从这个案例即可明显的看出,这种强刺激作用的抗肿瘤药物,属于药物外渗的高危药物,需要临床护士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小心。
出现紫杉醇外渗,如何应对处理?
紫杉醇外渗性损伤的处理,像临床药物外渗的处理一样,主要也是以对症治疗。
应对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外周静脉留置针或输液港针头以尽量回抽化疗药,抬高患侧肢体,改善局部循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2)进行护理评估立即进行护理评估,记录并测量外渗的范围。对外渗区域拍照并记录日期,相关记录到护理记录单上。
(3)报告医生医护协作进行应对处理。
(4)局部封闭疗法可利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进行局部环形封闭,封闭面积应大于药物外渗面积。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0.9%NS20ml+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10ml在超出外渗部位0.5-1cm处进行局部封闭,1次/天,连续3天。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临床也可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普鲁卡因进行封闭。
(5)及时冷敷紫杉醇外渗会导致皮肤着色、发红和敏感,而且只能冷敷。方法:局部封闭处理后给予冰块或硫酸镁进行冷敷24~48h,4次/d,每次20min。
(6)局部用药外渗部位可给予消肿止痛的软膏外敷。涂抹的药膏可有喜疗妥软膏、京万红软膏、湿润烧伤膏等。
(7)外科伤口处理有研究强调早期外科处理能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后续复杂的外科手术,降低感染风险,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一般认为出现水泡、坏死或者坏死程度不断加深是手术切除的主要指征,而剧烈疼痛是手术切除的绝对指征。
(7)不良事件报告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程序,进行报告、处理。
经过上述应对处理,大部分患者多能恢复较好。出现局部坏死、迁延不愈者,毕竟是少数。
本例患者静脉应用紫杉醇外渗后的处理,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当时,患者的外渗部位也进行了处理,如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冰块冷敷等,但未进行局部封闭处理,后患者仍恢复不良,穿刺部位反复出现疼痛、肿胀,且有局部皮肤着色等临床表现,但未出现水泡、坏死、溃烂、感染等。但即使这样,仍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困扰和痛苦,足可见出现紫杉醇外渗,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有多大!
案例中的皮损表现,该应对处理?
还是继续对症治疗。
1.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循环和肿胀吸收。
2.应用金黄散湿敷患者应用如意金黄散湿敷有效,可继续应用,还可尝试用绿茶水调制湿敷。
3.涂抹喜辽妥乳膏即使案例中提到应用喜辽妥效果不明显,但作为治疗药物外渗的最常用方法,还可以继续应用。可先用喜疗妥乳膏按摩,以增强疗效。
4.联合治疗用喜疗妥+水胶体/水凝胶,效果也可以。
5.心理疏导患者病程较长,需要跟进细致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应对和护理过程中,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紫杉醇药液渗漏,临床如何加强防护?
1.加强护士责任心化疗护士首先要加强责任心,了解化疗药物的分类和毒性,特别对毒性较强的发泡性化疗药物,制订静脉使用计划,选择血管管径粗、弹性好、走行直、易固定的静脉输注药物。
2.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外渗部位在手背上,属于外周血管。对于患者血管条件较差者,长期用药血管充盈差,应主张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PICC导管应用,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
3.用药过程中的严密监护在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反应情况,巡视病房或更换液体时都要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注意穿刺部位是否发生渗漏,确保液体通畅。
4.跟进相关用药知识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病人初次用药时,应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惧、着重指出药物的刺激性,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及时告知护士,不要麻木不仁,造成组织坏死。
紫杉醇药液渗漏,如何跟进护理管理?
1.临床护士专题培训管理层面需要对临床护士进行化疗药物的专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药物外渗的防范、应对和处理。考核合格后上岗,不随意调动护理人员,必须完善岗前培训制。
2.完善文件记录由责任护士进行外渗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和病历号、医院、外渗发生的时间和日期、外渗药物名称、症状和体征、静脉通路的描述、外渗点的描述、外渗管理的时间和采取的每个步骤、随访记录、所有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记录人签名。
总之,临床(肿瘤科)护士对紫杉醇药物外渗的规范化、正确应对处理,是患者之幸,也是护理水平及护理管理水平之体现。肿瘤科护士必须掌握足够的化疗药物外渗相关专业知识及预防和处理外渗的基本技能,并且善于从循证的角度出发来管理外渗,早期的应对处理,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医疗护理成本,更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黎贵,张淑香,徐波.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循证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13(3):12-15.
2.林晓芳.化疗药外渗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作者/纳洛酮来源/华医网
华医网平台《口腔专业护士培训》1期、2期课程上线啦!
远程教育+提供全国56医院临床实践机会,学、练相结合,让您轻松掌握口腔专业技术,培训后还可取得由‘中华口腔医学会’颁发的权威证书,报名从速!!!
详情咨询9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报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yy/1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