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读书学习重要论述精神,推动致公党机关队伍建设,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按照致公党中央部署,决定在致公党山东省委机关开展“书香机关”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第一期推荐书目为《健康中国人行动手册》,该书是由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主编,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和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组织部分专家参与编写完成的,汇集了百余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知识,希望这本书能作为普及疾病知识的科普读物、寻医看病的就诊指南、健身防病的指导教练,使大家从中受益,成为健康中国人。
今天推出由本书副主编,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常委、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省委主委,医院院长赵家军撰写的科普文章《肥胖知多少》。
肥胖知多少
赵家军
一
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者分布异常,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交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可分为原发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原发性肥胖是指排除了引起继发性肥胖病因的肥胖。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如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及创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导致的肥胖。我们常说的肥胖是指单纯性肥胖。我们可以通俗地把他们称为白胖子、黄胖子、红胖子和黑胖子。
(一)白胖子:代谢正常性肥胖。
多见于女性,皮肤白润、光滑且弹性好,脂肪含量高但分布基本正常,腰臀比<1。但过重也会伴有肝脂肪沉积,严重者易出现骨性关节炎。各项代谢指标及激素分泌正常。
但如果长期严重肥胖,最终也会导致代谢异常并出现心血管意外,减重易逆转。
临床上此类患者的超重和轻度肥胖不必过度干预,但对于严重的白胖子,为防止继发性损害和心血管意外,建议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
(二)黄胖子:低代谢性肥胖。
多见于老年人和激素分泌不足者。常表现为皮肤萎黄无弹性,无光泽,脂肪分布异常,以腹型肥胖为主。赘肉较多,精神萎靡缺乏欲望,有时伴有智力和发育障碍。代谢指标异常,低代谢率,低激素水平(如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患者是由于先天性因素或后天发育异常及内分泌代谢紊乱所致,比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
这类患者不宜严格控制饮食或过度运动,应当适当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提高基础代谢率。
(三)红胖子:高代谢性肥胖。
多发生于青壮年,饮食生活不规律者。此类胖子精力旺盛,多吃好斗,兴奋性高,皮肤红润、血供丰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脂肪分布以内脏脂肪为主,腰臀比>1。实验室检查率高,激素水平常升高,伴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脂代谢紊乱。
治疗需要强调“管住嘴、迈开腿”,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
(四)黑胖子:炎症代谢性肥胖。
此类肥胖患者往往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青年,与遗传相关,典型代表为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黑棘皮病患者。患者体力旺盛,精力充沛,皮肤色素沉着明显,皮厚肉多,脂肪、肌肉均丰富,脂肪分布多正常。此类肥胖的代谢紊乱最为严重,以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为代表,实验室检查为高胰岛素血症与高瘦素血症,这也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的主要原因。
此种代谢异常与炎症明显相关,如不早期干预,会发生严重的代谢异常和心血管并发症。
除改善生活方式外,还需要加强药物治疗,以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炎症状态为主。部分黑胖子伴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低雄激素血症,可能属于与中枢相关的综合征,如下丘脑性肥胖。
二
肥胖的标准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目前主要是采用体重指数(BMI)或者腰围来进行诊断,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BMI在18.5-23.9属于正常,BMI在24-27.9属于超重,BMI≥28属于肥胖症。以下情况不适用此标准:1.未满18岁;2.运动员;3.正在做重量训练;4.怀孕或哺乳中;5.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腰围是衡量腹部肥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腹部脂肪蓄积的程度,而腹部脂肪的蓄积与一系列代谢异常有关。目前公认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我国腹型肥胖的切点:男性为腰围≥90cm,女性为腰围≥85cm。
三
肥胖的危害
肥胖会对人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此外,肥胖患者还容易出现关节的损害,骨质疏松等等,肥胖还可以引起女性月经的紊乱,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是女性不孕,在男性可以引起男性性功能减退,肥胖还跟一些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女性中是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和乳腺癌;在男性中则是前列腺癌。肥胖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无论男女,肥胖以后直肠癌的发病率都会大幅上升。肥胖还可以损害人的认知功能,肥胖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都要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肥胖者将来出现痴呆的风险也更高。
四
如何看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分别是女性20%~25%,男性15%~18%。体脂率的测定目前常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原理是肌肉内含有较多血液等水份,可以导电,而脂肪是不导电的。秤体通过电极片发出微弱电流导入人体,微电流从一只脚进入人体,在体内传导后,将数据传回至另一只脚下的电极片,人体和秤体构成了一个闭合的交流电路,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电阻抗数值,然后将电阻抗数值结合身高、体重等数据,计算出体脂率来。
五
减肥小常识
(一)体重过大的人先减重是正确的。
因为由于体重过大,关节负重比较大,甚至正常生活就已经出现关节磨损或疼痛的显现,尤其是膝关节。同时由于体重过大,身体所需要的能量与代谢就会越高,但是自身又从来没有体育活动,那么尤其是心肺功能的负担就会随之增加。如果直接进行剧烈的运动,对关节和心肺功能的要求比较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可以先配合饮食控制进行一些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待体重有所减轻,身体状况改善后再进行强度比较大的锻炼。
(二)局部的减肥是不能实现的。
减肥通过全身运动来消耗身体脂肪实现的。人体是一个整体,脂肪特别是皮下脂肪是全身相通的。哪个部位练得多,并不代表这个部位脂肪消耗更快!必须要借助于整体的脂肪的减少,才能够达到所说的局部瘦身,所以在减重特别是减脂的过程中,只减肚子或只减胳膊,是不能实现的。
(三)女性生理期第二周减肥瘦得快。
从女性生理期激素变化的角度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女性在一个月经周期,体内的雌孕激素是动态变化的,在生理期第二周,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雌激素具有抑制食欲,提高代谢的作用,这一阶段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是可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的。
(四)无氧和有氧运动结合才是最佳的运动方式。
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都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都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有氧运动的强度较低,有节奏,可持续的时间较长,通过有氧运动,人体内的糖分和脂肪被分解,减肥效果更明显,同时还能增强心肺功能。而无氧运动是指人体肌肉在无氧供能状态下进行的运动,强度较大,可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容易使得肌肉疲劳酸痛。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都有利于减肥,从消脂效果看,有氧运动更好。运动过程中,有氧运动会消耗大量脂肪,而无氧运动则消耗大部分的糖分。无氧运动主要针对肌肉训练,会增强肌肉弹性,让身体肌肉线条更柔美。有氧运动虽然消脂效果好,但是在减掉脂肪的同时也消耗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这样会导致身体内的蛋白质减少,而蛋白质是肌肉的重要合成元素,缺乏蛋白质,肌肉就会减少。如果长久单一进行有氧运动,身体的肌肉就会越来越少,没有足量的肌肉作支持,停止运动后,稍不注意,身材就容易反弹。而单一进行无氧运动练肌,体内的脂肪没被消耗,就会显胖显壮。而最佳的运动方式就是将两种运动方式结合起来。
(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yy/1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