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许多糖尿病患者却在为“吃”犯愁,既想与家人共享美酒佳肴,又担心引起血糖升高,真是左右为难。其实,只要糖尿病人掌握好下面的饮食秘笈,照样能过一个健康、快乐的节日。
一
灵活运用“食品交换法”
“食品交换份”是营养学上的一个概念,凡能产生90千卡热量的食物即为一个“食品交换份”。换句话说,每个“食品交换份”的食物所含的热量都是90千卡,但其重量可以不同。
例如,1个“食品交换份”的食物相当于米面25克、绿叶蔬菜克、水果克、牛奶毫升、瘦肉50克,鸡蛋50克、油10克等等。
食物按照其来源及营养成分的不同分为若干种类(如谷薯类、肉蛋类、油脂坚果类、蔬菜类、水果类等),同类食品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大体相当。同一类当中的不同种食品可以按照“食品交换份”相互交换而热量保持不变。
例如,在谷薯类当中,1两大米可以和1两白面、1两玉米面、1两干粉条及6~8块苏打饼干相互交换;在肉蛋类当中,1两瘦猪肉可以和1个鸡蛋、2两鱼虾、2两豆腐干、5两豆腐相互交换。
因此,运用食品交换法,糖尿病友就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不同的食物,品尝不同佳肴,使饮食不再单调。
二
菜肴油水不宜大
节日的饭菜往往油水比较多。大油大肉炒的菜,不能以为只吃里面的蔬菜就没关系,其实蔬菜中的油也不少。所以,糖尿病人应尽量多吃些清淡的蔬菜,如芹菜、瓜菜、白菜、萝卜等等,不要吃煎炸食品。
三
副食当饭不可行
有人认为饭(即主食)属于碳水化合物,应当少吃;而肉蛋类副食不含糖,多吃点无妨,其实不然。肉蛋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肪,这些物质在体内同样能转变成糖,吃多了同样能升高血糖,而且还会引起高血脂及肥胖。
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要限制高蛋白食物(如肉类及豆制品),因为进食蛋白过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四
水果能吃,要讲究
尽管水果含有糖分,但同时也富有大量水分及多种维生素,因此,糖尿病病人不必对水果一概拒绝,关键是要掌握吃水果的要领。
首先,只有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人才可以吃水果,如果血糖过高,则应以黄瓜、西红柿代替水果。
其次,尽量选择含糖分低的水果如草莓、樱桃、猕猴桃、柚子、橙子、苹果、梨、葡萄、木瓜、火龙果等,而不吃含糖分高的水果如荔枝、桂圆、香蕉、鲜枣、山楂、椰子、水蜜桃、石榴、柿子、蜜桔等。
第三,通常将水果作为加餐食品,在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或睡前吃,不要在餐后立即吃水果,以免因连续摄入过多的糖类使胰岛的负担加重,造成餐后血糖升高.
第四,每次量不宜多,大约~克,为了保持热量平衡,须相应减少25克左右的主食。每天吃水果最多不要超过两次。
另外,水果类的加工产品,如水果罐头、果汁、干果、果脯等,一般都是加糖制作的,不能与新鲜水果等同看待,糖尿病人不宜吃。
五
坚果好吃,不多食
坚果包括核桃、花生、葵花籽、杏仁、山核桃、松子、开心果、栗子、榛子仁等等,其果仁脆香爽口,很受欢迎。
但坚果仁属于富含脂肪的高热量食品,一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两倍多,这类食品吃得过多会导致热量摄入大大增加,血脂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造成血糖升高;另外大量食入还可升高血脂。
因此,为保持血糖稳定,糖尿病友对坚果类食品应当浅尝辄止,不宜多食,一天最多吃1~2两瓜子或花生,同时,要把坚果的热量从主食里扣除,例如,吃75克的带壳葵花子,应少吃2两馒头。
六
点到为止莫贪杯
有人认为,喝酒可以少吃饭,有利于饮食控制,这是一种误解。也有人认为酒精能舒筋活血,对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益,这种看法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总的来讲,酒精对糖尿病病人是弊多利少。这是因为:
1、酒只能提供热量,几乎不含其它营养素;
2、糖尿病病人可能因饮酒而影响正常进食,不利于饮食控制;
3、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损害,引起酒精性脂肪肝,还可诱发急性胰腺炎;
4、酒精能抑制肝糖异生,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如果空腹饮酒,极易发生低血糖。
所以,糖尿病病人不宜饮酒,尤其注意不要空腹饮酒,节日期间实在推不掉的话,只能少量饮用啤酒(不超过4两)或葡萄酒(不超过2两)。
七
多食加药不可取
在节日期间,饭菜丰盛可口,此时往往刹不住嘴。许多病友饭吃的多了,就加大降糖用量,认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血糖升高,这是不可采取的。因为多吃药不但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副作用也随之加大。
八
“无糖”食品莫贪食
“无糖”糕点的确给喜欢吃甜的糖尿病友带来了福音,加之这类食品往往冠之以“无糖”或“降糖”食品的美名,所以不少病人觉得这类食品可以随意吃。
其实,所谓“无糖”糕点,可能没有蔗糖,但糕点是粮食作的,是多糖,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
九
定时定量须恪守
节假日中生活往往不规律,餐时、餐次、饭量、睡眠都不定点,同时也会影响到正常的打针用药,甚至因故忘记用药,进而导致血糖失控。因此,糖尿病人应尽可能保持平日的生活起居,规律进餐及用药。
最后,送给糖尿病患者——
五匹马车不放松
起居有常勿过劳
按时服药常监测
平平安安过新年
新年快乐,狗年大吉
转发自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成志锋专家简介
职 务:内分泌科主任
职 称: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博士后 硕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亚洲太平洋地区痛风联盟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糖监测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高尿酸血症组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创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面治疗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分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30年,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妊娠期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亚甲炎,甲亢,甲减,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骨质疏松;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黑棘皮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痛风的诊治有独特的经验,并积极致力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等患者的健康教育,使众多患者收益。
4年底从哈医大二院调入哈医大四院,开始组建和成立了内分泌科,是哈医大四院院杰出人才代表和学科带头人,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家级论文30余篇,撰写胰岛素泵规范应用教程1部,撰写实用痛风病学1部。承担国家级(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子课题)、省级、市级课题20余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yy/1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