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以为宝宝小,就不注意牙齿,看看一位妈妈带1岁宝宝补牙的惨痛经历,给妈妈们提个醒,为了宝宝的一口小白牙,妈妈们加油吧!

上周去看牙(1岁9个月),补了4颗,其中一颗露神经,做了根管治疗。四颗坏牙中,三颗是门牙,一颗有一点点的是槽牙。总共大概用了40多分钟的样子,过程肯定很惨烈,但比预想的好很多。结果还是好的,付出点痛苦也是值得。说到头,还是很后悔和自责。宝宝还小,他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和护理方法成长,所以,宝宝的牙齿有问题,必须是妈妈的责任,绝对不能推卸!

发现龋齿其实已经晚了,开始一直认为是补铁的色素斑,后来才发现已经有磨损,表面坑坑洼洼被腐蚀了。上网查了查,确认就是奶瓶龋,从此走上了治牙的路,挺漫长的,但总算告一段落。其实重要的还是看后续,日常护理最重要,所以,跟一口小白牙奋斗的路还有很远要走呐!

今天唠叨完补牙的事,好几个妈妈说了类似经历或疑问,在这一并解答一下,希望能有更多的妈妈看到。宝宝牙齿的问题,预防是基本,也要经常检查,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一定不能拖延。

怎么发现宝宝牙齿有问题的?

因为是从两颗大门牙开始的,所以很容易发现问题。但起初有变化那段时间,刚好赶上贫血在喝补铁的药,所以一直以为是色素沉着。后来时间长了,有次我上手摸了摸,抠了一下才发现,两颗门牙都已经坑坑洼洼,有凹陷了,这才重视起来,觉着可能是牙齿出问题了。这才上网查了查,一查才知道,原来很多小宝宝都有龋齿,大多都是门牙开始,这叫奶瓶龋。不清楚的妈妈可以自己上网用关键字“奶瓶龋”搜一下图片,我这里就不放了,有些严重的还是挺触目惊心的。

这么小的宝宝怎么会有龋齿?

这种龋齿叫奶瓶龋,顾名思义,很大的原因是含着奶瓶入睡造成的。因为牙齿浸泡在奶液中,如果喝完直接入睡,牙齿就会不断地被残留奶液腐蚀,前门牙被浸泡得最多,所以最容易被侵蚀。但范围不会局限在前门牙,时间久了也会波及到后面的尖牙甚至槽牙。而且,叫奶瓶龋,但母乳奶睡也是要小心的。我家是母乳奶睡,也会夜奶,所以,现在很后悔当时没有早点戒掉。

小宝宝有龋齿了怎么办?

一旦有了龋齿,只能尽快治疗,尽早补上,没有别的办法。龋齿是不可逆的,它不会自己恢复好,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小宝宝的乳牙很薄,一旦有龋齿,它坏的进程会很快。早发现,早治疗,越早治疗越省事。如果拖下去,露了神经的话就要做根管治疗,既费时又痛苦。有的严重的会半颗半颗或整颗整颗地掉,我没有遇到过,但这种想修复肯定会更麻烦吧。

能给医院很少,可以事先查询问清楚能否治疗。医院、医生,包括有些医院,遇到非常小的宝宝,比如一岁多,都可能不建议补牙,只是保守地做涂氟处理。但还是要强调,龋齿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它已经在那里了,想彻底治愈,只能补。听过这样的经历,有龋齿做了涂氟处理,但龋齿继续发展,后来更严重了,没办法只能去补了,但这个时候补会比最开始麻烦很多。还有,乳牙的神经并不敏感,所以可能孩子还没有疼痛感觉,但其实已经露神经了。

小宝宝补牙,听着就很受折磨的感觉,所以无论谁都是要下很大决心的。如果妈妈下不了这个决心,并且对孩子的牙齿有自信,就只好下一个大注,赌一把坏牙的发展走向,不过要做好每天怀着一颗忐忑之心的准备,时刻祈祷它不会继续恶化到不能忍受的程度。

坏的是乳牙,等到以后直接换牙行不行?

首先,我想到的是美观,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的自信,宝宝和妈妈都想拥有。其次,如果不在乎美观的话,即便一口小黑牙或小缺损牙,只要龋齿最终没有进展到让宝宝难受的境地,也还好,可一旦露神经宝宝是会疼的,到时候肯定还是要治,而且会更麻烦。而且如果牙齿缺损甚至整颗掉的话,将来恒牙长出时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长得七扭八歪。当然,现在整牙很普遍,不在乎这点的也可忽略。

宝宝这么小,补牙能行吗?

哭是肯定的,但治完立刻就玩上了,过程总会有点惨烈,结果也是喜人的。因为宝宝很小,所以需要束缚治疗。就是用床单把他卷寿司似的裹起来,再用胶带黏在治疗床上,保证他一动不动。治疗时一个人按着头,一个医生主要操作,一个医生打下手(包括吸口水、递工具之类的),一场战斗下来都费不少力气。为了让他保持嘴张开的姿势,会在他嘴里塞一个橡胶做的小工具,可能叫开口器(貌似?)。

防止他眼睛看灯,还会给他带一个小墨镜。总之,之前我担心的很多问题,到医生那里就不是问题了,人家见过的孩子多了,该怎么下手就怎么来,手上麻利的很。束缚治疗之前需要禁食3-4个小时,防止他哭闹时呛到。另外如果家长不忍心束缚治疗,可以选择全麻。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看自己的取舍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yf/1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