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需要定期清洁,于是便有了洗澡、搓澡、淋浴、泡澡等不同的清洗方式,在不同的地区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北方人会更加偏爱搓澡,如果哪个“澡堂子”里没有搓澡服务,那大概率是不会受到欢迎的。“三天一次,搓澡半小时”可以说是北方人常见的清洗方式。
我国南北方的洗澡文化南北方澡堂文化存在差异。南方人来说习惯冲凉,北方人则喜爱搓澡。其主要原因是地理上的差异,南北地域气候不尽相同。
北方气温很低,出汗少,没有每天洗澡的习惯,但身体不会停止代谢,间隔久了就会有很多代谢物附着在身体上。北方还有专门的搓澡师职业。南方气温较高,夏季几乎每天都会洗澡,次数频繁过程也就更加简单。
无论是简单的冲凉还是搓澡,在彻底彻底清理后,我们都会感觉就像换了一层皮,浑身顺畅。
然而大家都发现在洗澡过程中,总是会从皮肤上搓下的一些细条状的黑泥,看上去有些恶心,殊不知用显微镜放大倍,看完更感到更加恶寒。
洗澡搓下的“泥01搓下来的“黑泥”是什么?
很多人也许都感到疑惑,自己平时洗澡已经够勤快了,尤其是夏天,巴不得一出汗就用水冲一冲,每次一冲只要认真搓一下皮肤总能搓出泥来。这些被搓下来的黑泥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洗澡再勤也会有黑泥,难道身上没有洗干净吗?
有一说一,虽然它的颜色、形状以及触感都和我们印象中泥巴相差无几,但这真的不是每天奔波在外沾染上的灰尘。实际上它的成分上包括了人身上的死皮、油脂、螨虫和细菌、灰尘等。
最主要的就是死皮和油脂等皮肤上的代谢物质,灰尘和螨虫、细菌是少量的,所以“黑泥”和我们印象中的泥巴不搭边。
搓澡棉搓下的皮脂每一天,人体的皮肤都会自然分泌一部分油脂,它们源自于皮肤下面的皮脂腺。皮脂腺分泌油脂后通过毛囊排到表皮,这些分泌物还包含了酯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等,以及对人体表皮存有的细菌、微生物拥有巨大杀伤力的脂肪酸。
把这些从身体上搓下来的“黑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会是什么样的呢?平时肉眼看上去细细的大黑条竟然看上去令人一阵恶寒。
观看下面的图片可得做好心里准备:密密麻麻又大只的螨虫、脂肪和细菌尸体的混合物。如果是更加精确的电子显微镜,或许还能够看到病毒。
显微镜下的皮肤脱落角质层螨虫的身体大小是0.5毫米左右,最小的甚至只有0.1毫米,但它们却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叮人吸血、侵害皮肤等。
成年人身上普遍存在螨虫,人体每平方厘米约为5条左右,毛孔里也藏匿着,难以被彻底清理。我们的贴身衣物、被褥都存在螨虫,紫外线能够有效杀死它们。
02人体皮肤与角质层
为什么“黑泥”会“搓之不尽”呢?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来了解一下人体皮肤及其构造。皮肤是人体的外在覆盖物,也是人的身体器官中最大。皮肤有多达7层的外胚层组织,并守护着底层的肌肉、骨骼、韧带和内脏器官。
人类的皮肤与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皮肤相似,虽然几乎所有的人类皮肤都覆盖着毛囊,但也会出现无毛的现象。皮肤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有毛的皮肤和无毛的皮肤。
皮肤主要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过度失水方面起着重要的免疫作用,它的其他功能还有保温、调节温度、感觉、合成维生素D、保护维生素B叶酸等。严重受损的皮肤会试图通过形成疤痕组织来愈合,这通常会导致皮肤变色或脱色。
人类皮肤上的毛孔在人类中,不同人群的皮肤色素沉着各不相同,皮肤类型也大相径庭,皮肤的多样性为细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这些细菌大约有0种,来自19个菌纲,存在于人类皮肤上。
人体的皮肤其实分为很多层,从外往内依次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状细胞层、基底层。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长期以来,皮肤病学界一直认为,角质层由死细胞(角膜细胞)组成,没有生物活动和功能。
现在理解为角质层是活的组织,它能执行保护性和适应性的生理功能,包括剪切、抗冲击、微生物增殖和入侵调节、通过细胞因子激活和树突状细胞活性启动炎症,以及排除毒素、刺激物和过敏原的选择性与渗透性。
角质层的功能是形成一道屏障,保护皮下组织免受感染、脱水以及抵抗化学和外力所带来的压力。
角质层的细胞内含有角蛋白,它有助减少水分蒸发,甚至能吸收水分,使皮肤保持湿润,由于角蛋白的吸水作用,所以皮肤浸泡于水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皱的现象。
脱皮是指细胞从角质层表面脱落的过程,平衡在基底层形成的增生角质细胞。这些细胞通过表皮向表面迁移,大约需要14天的时间。
自然脱落的角质层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死皮”。人体的体表细胞增殖速度极快,新长出来的细胞不断往外挤,最外面的角质层衰老继而脱落,形成新的角质层。
如此层层叠叠往复循环,“死皮”几乎是每天都不间断产生的,所以就算爱干净的人天天搓澡,身上还是会搓出“黑泥”。
人类皮肤的皮层结构03没了“黑泥”万万不可
既然我们洗澡时从身上搓下来的“黑泥”包含着这么多恶心的东西,那可不和泥巴一样脏兮兮的吗?然而,这些“黑泥”是万万不可没有的,它们也在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换句话说,太过频繁的搓澡其实是对身体有害的。
表皮有两层,活的基底层,紧挨着真皮层,而外部的角质层,大部分是由死的、充满角质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已经从基底层向外迁移。负责皮肤颜色的黑色素细胞就在基底层细胞中。
表皮层没有血液供应,依靠从真皮细胞中扩散出来的血液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在人类的表皮碎片不断脱落,但蛇的外皮或角质层通常在蜕皮期一次全部脱落。
除开黑泥里的螨虫、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黑泥”里剩下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人体自然分泌的油脂、自然脱落的角质层,如果我们每次洗澡都狠狠把这些“黑泥”搓掉,那么就会破坏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
螨虫角质层是皮肤的“保护盾”,能够有效屏蔽微生物。通常情况下,角质层能够阻挡直径在纳米左右的细菌和直径纳米左右的病毒。
如果我们每天都过度搓澡,被损坏的角质层就会使得虎视眈眈的细菌和病毒有机可乘。
除此之外,过度搓澡还会造成皮肤干裂。皮肤爱出油是大多数人的烦恼,但其实自然分泌的油脂能够起到消菌杀毒的作用,还润滑皮肤不干裂。
每到冬季许多人的皮肤都会干裂脱皮,原因之一就是低温导致毛孔缩小,所以分泌的油脂也减少了。
被搓掉的“黑泥”里就包含了大量的油脂,如果每天都用力去搓洗它,就会导致表皮油脂缺失,变得干燥易裂。
体表水分流失还会加速角质层的死亡,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增加了出现皮肤问题的几率,例如皮肤瘙痒、过敏等。
所以搓澡虽然是爱清洁的表现,也会让人感到舒服、安心,但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一个限度。在日常生活中,夏天天气炎热出了汗可以天天冲澡,但不要每次都搓澡,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搓澡时也不要太用力,否则会让皮肤发红肿胀,搓完澡后还可以适当涂抹身体乳,对于皮肤起到良好的保养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yf/1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