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纪年第二天就说这个话题,会不会有点惊悚?^_^
安啦!我们说的是化学,是科学,是知识~~~
“犯罪小说女王”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克里斯蒂夫人(-),是“从古到今最成功的小说家”这一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她的作品销量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她的著作被译成外语的数量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她也是全世界持续演出时间最长的戏剧(《捕鼠器》)的作者。她虚构了两个(不是一个)著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和马普尔小姐。克里斯蒂因其作品而收获了堆积如山的奖状、奖品与荣誉,她的小说和戏剧至今仍受到数百万粉丝的追捧。
有许多人试图揭开她成功背后的秘密。克里斯蒂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流行小说”作者,她坦言自己并没有创作出伟大的文学作品,对人类的生存处境也没什么深刻的见解。她既不陶醉于血腥的场面,也没有用过多的暴力描写去刺激读者。克里斯蒂在她的作品中确实经常写到尸体,但给人的感觉基本都是为了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或者是找到线索时的微微一笑,或是转移读者注意力的一种手段,抑或是为了导出一段精彩的推理。她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是个富有娱乐精神的人,是个设计迷局的高手。
“砒霜”这个词几乎成了毒药的同义词——它被认为是代表了投毒犯罪的黄金标准。砒霜有一段关乎谋杀与暗杀的辉煌又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一直延伸至今天。与阿加莎·克里斯蒂联系得最多的毒药就是砒霜,但她的书里其实只有八个角色(分别在四部长篇和四部短篇中)是被这种臭名昭著的毒药毒死的,而且有些角色的死是被一笔带过的,几乎没怎么描写其中毒的症状。阿加莎夫人一生共创造了超过个人物,由此看来这些砒霜中毒者只在其中占了很小的一个比例。实际上,正是她相对低调地使用砒霜,反而使这种毒药更为声名狼藉。不过,她在许多著作中确实提到了这种毒药,而且,在她简短的描述中常常显示出她对该毒药的丰富知识。
出版于年的小说《杀人不难》讲述了一桩使用砒霜的谋杀案,对其症状也有较详细的描述,而且对于投毒的方法也多有论及。这篇小说有典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模式”:在一座平静的英国村庄里发生了系列谋杀案。卢克·菲茨威廉,一个退休的侦探,接受了破案的任务。菲茨威廉在坐火车去伦敦的旅途中碰到一个叫作拉维妮娅·平克顿的老处女,就此牵扯进了这桩案子。她告诉菲茨威廉说自己正要去伦敦警察厅报告发生在她的村庄里的三桩可疑的死亡事件:艾米·吉布斯,她误把帽子染料(是的,就是改变帽子颜色的那种染料)当成咳嗽药水喝下去,然后死了;汤米·皮尔斯,他在擦窗户时从屋顶上掉下来摔死了;最后一个是哈里·卡特,他在外面通宵喝酒,然后从一座桥上跌下去淹死了。他们是掉下去的,还是被人推下去的呢?平克顿小姐相信这些都不是意外事故,她还向菲茨威廉担保下一个遇害者将是亨伯比医生。
一开始,菲茨威廉并不在意这个老处女说的故事,不过后来他在报纸上读到了平克顿小姐和亨伯比医生的讣告,于是他决定亲自去一探究竟。他去到平克顿小姐的村庄,调查了最近在那里发生的每一件死亡事件,结果发现数量还真不少。每一次死亡似乎都出于意外事故,或者是自然原因,但是从当地殡葬业的令人咋舌的供不应求状况来看,要么这是一座倒霉透顶的村庄,要么就是有一股邪恶的力量正在那里施展淫威。菲茨威廉最白癜风公益献礼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jc/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