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王鑫鑫通讯员张小青
近日,不明原因儿童肝炎令大家揪心不已。临床中,一提到儿童肝功能异常家长都紧张不已,甚至是谈“肝”色变。为此,医院东院儿科刘秀琴主任医师提醒广大家长,肝功异常不等于肝炎,家长不必过于恐慌。但当孩子出现这9种异常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病例9岁患儿肝功能异常,确诊EB病毒感染近日,医院东院儿科病房收治了一位血肝酶异常升高的9岁患儿,刘秀琴为孩子进一步完善检查,最终找到了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原来是EB病毒(一种疱疹病毒)感染,在予以积极的抗病毒及保肝治疗后,孩子复查肝酶明显下降了。
随着我国疫苗接种的普遍实施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童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已经大大减少,但其他原因导致的儿童肝功能异常却还未能受到家长们的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能够合成蛋白质、凝血因子,代谢胆红素、胆汁酸及代谢毒物。肝脏疾病需要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有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凝血酶原时间。
这些指标数值变化,意味着什么呢?刘秀琴分别进行了解读。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实质损伤的指标。当肝脏受损后,通透性增加,转氨酶大量入血,导致血中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指标升高常见于: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CMV、EBV、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新冠病毒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中毒)性肝损(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阿奇霉素)、婴幼儿湿疹、喂养不耐受。谷草转氨酶升高则常见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及非肝病:溶血、肌病及运动、先天性遗传代谢病(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川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胆红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脏、脾脏中被分解和破坏,其中一种代谢产物为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常见于肝炎、肝脏坏死、肝脏重度、胆道梗阻、溶血性疾病等。
蛋白、凝血因子——肝脏合成、储备功能的指标。白蛋白在肝脏中合成,任何导致肝脏白蛋白合成下降(各种感染、药物、毒物导致的肝病)、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蛋白质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导致血清白蛋白下降。
凝血酶原时间(PT)可以理解为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血液凝固需要凝血因子参与,大部分凝血因子由肝脏合成,严重的肝细胞坏死和肝硬化患者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从而导致PT延长。
提醒出现这9种异常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刘秀琴提醒广大家长,当孩子出现以下9种情况时应引起注意,及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yy/1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