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炎炎夏日到来,手足口病高发期也紧随而至。
★
了解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传染性极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嘴巴疼、拒食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和感冒一样,手足口病也是自限性疾病,多数孩子一周左右自愈;但也有少数孩子患手足口后会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孩子的病情发展迅速,可能会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尚无特效疗法。在临床上,医生们习惯把手足口病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类。轻症手足口病占绝大多数。
1.手足口病的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嘴巴痛、拒食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发的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较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2.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
3.通常1周左右症状完全消失,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轻症手足口病不需要住院,也不会留下后遗症。
重症手足口病则伴有严重并发症,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并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1.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的宝宝)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2.有些重症手足口病即使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仍难以挽回孩子的生命,即便存活,仍可留有后遗症;
3.但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积极处理,那挽回孩子生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建议与儿科医生联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
及时就医
★
因为手足口病的特殊性,我们建议孩子患病后与儿科医生联系,儿科医生在仔细问诊后会建议您在家医院进行治疗。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提示有危重症可能,请及时就医。
1.孩子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者嗜睡;
2.频繁惊跳或肢体抖动;
3.肢体无力、瘫痪;
4.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四肢冰凉、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
5.呼吸困难、频率明显加快或减慢,呼吸变浅、节律不规则等;
6.高热(体温大于39℃)持续不退超过4小时,即使服用退热药并做好物理降温,仍效果欠佳;
此外年龄小于3岁的孩子,由于病情容易变化,如果出现流口水、不愿进食、手足及臀部皮疹等情况,也请及时就医。
★
家庭护理
★
1.首先需要需要将患病幼儿与其他幼儿隔离开,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2.饮食清淡,多喝温水,做好孩子的口腔护理;
3.幼儿的日常生活物品需消毒,衣服、被褥要清洁暴晒,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家长要经常对幼儿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剪短幼儿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6.臀部有皮疹的幼儿,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饭前便后勤洗手,并正确使用7步洗手法,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
校园防控
★
1.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班级教师对因病缺勤幼儿进行登记并及时追踪;
3.教育、指导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4.教室和寝室等场所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幼儿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6.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以及上级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停课,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一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全园停课10天。
消毒配比
★
家园配合
★
1.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情况,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2.配合幼儿园晨检工作,保健人员一旦检查出孩子手部、口腔有疱疹等异样,家医院查看;
3.若幼儿感染手足口一定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及手足口病要求的居家隔离期限,确保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再入园。
?end?
编辑:
宣城市第一幼儿园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yf/1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