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春,芒果又开始扎堆上市了。在青岛,商场、超市、菜市场、甚至路边卖蔬果的卡车里,到处都能见到芒果的身影。个大肉厚的芒果堆在那,隐隐的散发着清香,让人忍不住的想买几个尝尝。
但是吃芒果要小心啦,吃芒果过敏能导致喉咙水肿,后果极为严重。而且吃芒果过敏有一个特点,第一次吃不过敏,第二次才开始过敏,以后越来越严重。这不,武汉的这位李先生就医院。
吃个芒果竟然差点要了命!
近日,武汉的李先生吃芒果,竟突然感到胸闷憋气,晕倒在地,不省人事,幸亏家人就在身边,医院后,经过紧急救治化险为夷。
吃芒果过敏导致喉头水肿为什么吃个芒果的后果这么严重?接诊李先生的医生表示,突发急症的李先生是因为芒果过敏导致的喉头水肿,医院时气管已被堵了大半。
李先生半个小时后清醒过来,他回忆说,当天下班时路过水果摊,闻到浓浓的芒果香,就称了2斤。吃过晚饭后剥了一个,咬在嘴里又甜又糯,半个刚下肚就觉得胸闷憋气,突然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听说是因为芒果过敏险些要了命,李先生很是惊讶:之前他也吃过芒果,只是嘴巴周围有点痒,过两天就好了,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前段时间,杭州萧山周女士的儿子吃完芒果,没擦嘴巴直接在妈妈脸上亲了几口,第二天早上,周女士脸上一阵接着一阵的“痛痒”,整张脸都肿了,还长出了红色的小水泡……
过敏会一次比一次厉害“口唇周围瘙痒起水泡,正是芒果过敏发出的警示信号。”医生表示,谁也不知道下一口是否会引起急性喉头水肿,一旦气道闭塞,几分钟内就会要命。
除此之外,如果你刚开始吃芒果不会过敏,但熬夜、劳累、感染等都会打乱人的免疫平衡,导致过敏发生。一旦出现一次过敏,之后会一直过敏。
过敏还有个规律:第一次吃没事,第二次才会出现过敏反应,之后一次比一次厉害。第一次吃芒果,身体会做出是否过敏的判断,然后贴上“通缉令”,等到第二次再吃时就会被“抓”。一开始多是口唇周围瘙痒红肿起水泡,也许下一次就会出现喉头水肿。过敏的严重程度跟吃多吃少没有关系,有时一小口芒果下肚就会要命。
催熟芒果更容易发生过敏为何芒果成为水果“头号致敏杀手”?专家介绍,芒果树属于漆树科,这种树本来就容易引起过敏。芒果中还含有大量的蛋白和生物碱,特别是没有完全成熟的芒果中含有的醛酸,极易引起接触性皮炎,也称芒果性皮炎。
为了方便运输,芒果最晚七成熟就要被采摘下来,再被催熟。原本生芒果就容易过敏,再加上催熟剂,就更容易发生过敏。
哪些品种的芒果更容易发生过敏?专家表示,个人的体质不同,过敏的芒果品种也不同。也许原先吃台农芒不过敏,但换了金煌芒、象牙芒等就会过敏了。而且芒果是光敏性水果,最好只在晚上吃。
有些特别敏感的人,闻到芒果的香气也会过敏。记者自己就有一段亲身经历:先是吃芒果过敏,后来闻到芒果香味脸上也会起红疹。刘光辉说,出现皮肤过敏也可以通过外用、内服抗过敏药进行治疗,而最好的抗过敏方法就是远离芒果。
对水果过敏的人可能对花粉过敏医生透露,在门诊中还见过猕猴桃、苹果、西瓜、桃子、橘子、西红柿等过敏的人,不过相对比较少见。
“过敏源临床检测发现,在水果过敏的人中,有四成人同时也对花粉过敏。”医生分析,这是因为花粉可能与一些水果含有相同的过敏原。武汉花粉过敏主要是蒿草过敏,芒果的过敏源又与蒿草花粉一致,因此芒果过敏的人最多。
对桦树过敏的人,可能对苹果、梨、苹果、樱桃、猕猴桃等易过敏;对蒿草过敏的人,除了芒果外,还可能对桃子、荔枝过敏;对豚草花粉过敏的人,对哈密瓜、香蕉、西瓜等也可能过敏。
对大部分人来说,吃了致敏果蔬后,仅会出现嘴唇周围红痒、口舌麻木、喉咙痒等症状,一般症状较轻,一两个小时症状会消失,很多人会误以为是“上火”。提醒大家,一旦吃水果时出现嘴角发红、瘙痒、起小疹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吃该水果,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医院就诊。
水果20种非常伤人的吃法1
水果被冻后会产生有毒物质营养专家提醒说,水果受冻后,更容易产生亚硝酸盐,而食用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顾客学会识别水果是否被冻很关键。橘子、橙子冻了以后,表皮的油脂渗进果肉,果肉就容易发苦。水果冻了的表面一般都发黑。
2
切好的水果要少买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维生素C容易在空气中氧化,高温及阳光都会使其流失,而预先去皮、切开的鲜果,营养成分可能会减低。
英国消费者协会做过一项研究,测试在超市售卖的预先包装的切开蔬果的维生素C含量,发现13个样本中,4个样本的维生素C含量比参考书记载的维生素C含量低一半。
3
吃不熟的香蕉会导致便秘加重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很大一部分不会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粪便的容积量增大,并促进肠蠕动。
同时,香蕉的含糖量超过15%,且含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纤维,能引起高渗性的胃肠液分泌,从而将水分吸附到固体部分,使粪便变软而易排出。
不过,这些作用只是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的,没熟透的香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它含有较多的鞣酸,比较难溶,且对于消化道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动,如摄入过多就会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
4
水果不宜榨汁喝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了榨汁机,觉得喝新鲜的水果汁既美味又方便。但营养专家提醒,除牙不好的人外,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直接食用更营养。
因为喝水果汁会减少人们对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的摄取。而这些纤维素具有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保健功效,还能有效地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此外,直接食用水果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喝果汁会不知不觉摄取过多热量和糖分,增加患病几率。
5
肥胖者别大量吃水果只吃水果,当心患上胖人易得的血糖或血脂过高等疾病。因为水果本身富含糖类,如果你吃太多糖类食物,又少运动,会发生血糖或血脂过高的问题。
这一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还有只吃水果餐减肥的MM们,以及孕妇们要特别注意。
6
人工合成VC无法取代水果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维生素C,与人工合成维生素C相比,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点,那就是很多水果和蔬菜中存在的维生素C是以两种物质,即维生素C与维生素P组合的状态存在的。
在人体组织中,维生素P能协助维生素C发挥作用。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则是纯药物制剂,其效果远不如天然维生素C。
此外,服用维生素C药片往往用量较大,如长期服用可在体内生成大量草酸,成为肾结石的物质基础。而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并不会使尿中草酸过高。
7
吃芒果需预防过敏芒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氨基酸、蛋白质等,这些物质中含有刺激性物质比较多,接触到人体的皮肤后,就会造成过敏,严重者会出现红肿、疼痛现象。
但并不是每个人吃芒果都会发生过敏,而且即使有过敏,各人的反应也不同,有些人吃了当天就有反应,有些则要过两三天才会出现症状。
8
切好的水果处理不当易受细菌污染水果表面容易受污染物、化学物品、动物排泄或沙门氏菌等细菌污染。假如新鲜水果没有经消毒处理,水果表面便可能会有沙门氏菌类。
而用刀具切开没有清洗的新鲜水果时,受污染的水果外皮的细菌会经刀传给食用部分。切开的水果在室温下存放太久,细菌便会滋生。
9
橘子吃过多全身会发黄橘子含有胡萝卜素,由于短期内大量摄入柑橘(每天吃1~2斤以上)或胡萝卜等,肝脏不能及时将胡萝卜素进行代谢转化为维生素A,使血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骤增,导致黄色色素沉着在皮肤和组织内,从而引发了胡萝卜素血症,造成皮肤发黄。
10
忌饭后立即吃水果饭后立即吃水果,不但不会助消化,反而会造成胀气和便秘。因此,吃水果宜在饭后2小时或饭前1小时。
11
吃水果忌不漱口有些水果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食用后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残渣易造成龋齿。
12
忌食水果过多过量食用水果,会使人体缺铜,从而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因此不宜在短时间内进食水果过多。
13
食用开始腐烂的水果以及无防尘、防蝇设备又没彻底洗净消毒的果品,如草莓、桑椹、剖片的西瓜等,容易发生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21
水果忌用酒精消毒酒精虽能杀死水果表层细菌,但会引起水果色、香、味的改变,酒精和水果中的酸作用,会降低水果的营养价值。
15
生吃水果忌不削皮一些人认为,果皮中维生素含量比果肉高,因而食用水果时连皮一起吃。殊不知,水果发生病虫害时,往往用农药喷杀,农药会浸透并残留在果皮蜡质中,因而果皮中的农药残留量比果肉中高得多。
16
忌用菜刀削水果因菜刀常接触肉、鱼、蔬菜,会把寄生虫或寄生虫卵带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生虫病。尤其是菜刀上的锈和苹果所含的鞣酸会起化学反应,使苹果的色、香、味变差。
17
水果大多属寒性更宜在下午吃有些人习惯起床就吃水果。其实水果大多是寒凉食物,刚起床时就食用会刺激肠胃。最好在下午三四点吃水果,这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利用。
18
洋水果风险不比土水果低很多消费者认为“洋水果”更安全,其实我国的水果质量安全机制比较健全,洋水果远渡重洋,在保鲜和存储上势必要使用更多的保鲜剂和防腐剂,相对而言比土水果更危险。
19
不要盲目追求果品的外观很多人认为,颜色鲜艳、个头完整硕大的水果才是好水果,这就有可能掉入不法商贩利用非法手段伪造外观的陷阱。
20
水果热量高不能取代蔬菜水果、蔬菜两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虽然都是植物但是成分不太相同。
蔬菜中有些矿物质是水果没有的,若只吃水果,会缺乏叶酸等营养素;而且水果有热量,吃太多水果恐造成肥胖,尤其对糖尿病者来说,吃过多水果并不好。
芒果虽好,过敏体质者,皮肤病,哮喘病、肿瘤病的患者都应谨记慎食,芒果除了会引发过敏症状,还会使皮肤病、哮喘病等病情加重。大家如果实在想吃,可以做点别的事情分下神,比如来跟半岛网小编聊天~
《深度烧脑》
给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wh/1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