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皮肤镜"↑免费订阅本刊
KettyPeris,MD,aAlessiaMaiorino,MD,aAlessandroDiStefani,MD,aCaterinaLongo,MD,bSimonettaPiana,MD,candGiuseppeArgenziano,MDd
InstituteofDermatology,CatholicUniversity,Romea;SkinCancerbandPathologycUnits,ArcispedaleS.MariaNuova-IstitutodiRicercaeCuraaCarattereScientifico(IRCCS),ReggioEmilia;andDermatologyUnit,SecondUniversityofNaplesd;Italy
致编辑:恶性雀斑样痣(LM)是一种进展缓慢的原位黑色素瘤,通常发生在长期曝光部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发病高峰是在70-80岁之间。从临床表现来看,LM表现为孤立、不对称的斑片或斑块,边界不规则,颜色多样。其鉴别诊断包括:晒斑、色素性日光角化病、扁平苔藓样角化病。这些皮损在皮肤镜下有特征性表现,但是,早期LM皮肤镜表现与这些皮损有重叠使得诊断具有挑战性1-4。对于模棱两可的病历,活检及病理检查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从至年个LM/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LMM)患者中,有6例皮肤镜下主要表现为褐色点/球的面部LM患者。6例患者有6处恶性雀斑样痣皮损,其中4个女性2个男性,年龄在54岁到65岁(平均年龄60岁),皮损分别位于耳部(n=3),颈部(n=1),面部(n=1),颞部(n=1)。所有皮损皮肤镜下主要表现为浅至深褐色不规则点/球,以及浅棕色无结构区(Fig1,A)。6例患者中有1例看有部分的环状颗粒结构,1例有蓝灰色的颗粒物质。病理学上看,所有的病例的表皮基底层、附属器下以及连接层均可见增多的不典型黑色素细胞。其中有2例病例中,连接层遍及色素沉着(Fig1,B)。
Schiffner等人最早描述了LM的皮肤镜下表现,并提出了LM的各期表现,早期LM表现为围绕毛囊的点状结构、不对称的色素性毛囊开口,条纹,中期表现为环形颗粒结构、菱形结构,直到侵蚀性的LM表现为匀质无结构区及破坏的毛囊。近期提出了四个有关LM的皮肤镜诊断标准:皮肤镜下的色素增加、血管密度增加、红色菱形结构、靶形样结构2。只有表现为匀质背景下的破坏的毛囊才是侵蚀性LM的特征性表现。其他的表现(不对称的色素性毛囊开口,环状颗粒结构以及菱形结构)也可见于色素性日光角化病、扁平苔藓样角化病、日光性雀斑3-5。
该研究中,我们描述了皮肤镜下LM主要表现是棕色色素背景下的浅至深的褐色点/球。不规则褐色点/球主要见于面部以外的黑色素瘤,仅有10%的面部LM患者也可见此特征2。我们描述的一系列临床、皮肤镜以及病理特征和Longo等人5描述的3例发生在躯干及四肢的巢状表浅扩散型黑色素瘤一致。这些病例中,皮肤镜下均可见大小、颜色、分布不均的球状色素沉着,以及浅至深褐色无结构区;病理下可见交界区黑素细胞巢状增殖。
总之,我们描述的6例面部LM皮肤镜下均表现为不规则的点/球以及褐色色素沉着背景,这些特征应该作为LM诊断选项。但是,该研究中这些线索的敏感性低,有待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其特异性。
筹资渠道:无
利益冲突:无声明
通讯北京白癜风怎么办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jc/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