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从小到大,妈妈都对你说:多吃点胡萝卜吧,眼睛亮!

这句话我们从小到大听了千百遍了,知道为何要吃胡萝卜,补充叶黄素吗?叶黄素与眼睛的前世今生,今天就来一次说个清楚。

一、什么是叶黄素呢?

首先,叶黄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又称“植物黄体素”,是植物中发现的天然的脂溶性色素,其广泛存在于蔬菜、花卉、水果等植物中,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

叶黄素是人类视网膜重要的营养成分,对视网膜中的黄斑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是帮助眼睛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而这种元素是人体无法制造的,必须靠摄入叶黄素来补充。

如果眼睛缺乏叶黄素,容易引起黄斑退化和视力模糊,进而出现视力退化、近视、视网膜病变等症状,严重可导致失明。

如果把人眼比作地球的话,叶黄素则是能够阻挡一部分紫外线进入地球的臭氧,同样有着保卫地球的重要职责。

二、什么是黄斑?

黄斑是在眼底视神经盘的颞侧稍下方,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

黄斑区富含叶黄素,比周围视网膜颜色稍暗些。黄斑区视网膜偏薄,色素上皮细胞稠密,视网膜后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密集,反光较弱,因此颜色为暗红色(年龄较小的儿童青少年颜色则为红褐色)。

由于黄斑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因此眼睛所注视的目标投影于黄斑区的中央凹处。一般情况下,人眼的视力检查,就是检查黄斑区的视觉能力。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视力是极其低下的。

当人体死亡或眼球脱离人体后,黄斑区呈现淡黄色,因此被命名为黄斑。

三、叶黄素主要功效有哪些?

1、防治视网膜病变、确保视觉清晰

叶黄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能避免视网膜在吸收光线的时候受到氧化伤害;并可保护眼睛的微血管,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叶黄素、玉米黄素可以显著提高血管抵抗力,恢复血管内外渗透压失去的平衡,降低血管渗透性,抑制了血管中物质渗漏,保证眼睛血管的完整性,让眼睛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同时可以防止自由基和眼睛胶原蛋白结合造成损害,加强视网膜胶原结构,从而提高各种视网膜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视网膜炎色素沉着,出血性和高血压视网膜病,以及黄斑退化等)的治疗率,改善、恢复因此导致的视力丧失。

2、增进视力

叶黄素是个很高浓厚的抗氧化剂,可帮忙过滤掉蓝光,降低色差,使视力更精准。

蓝色可见光的波长和紫外光接近,是能达到视网膜的可见光中潜在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光。在到达视网膜上敏感的细胞前,光先经过叶黄素的最高聚集区,这时若视黄斑处的叶黄素含量丰富就能将这种伤害减至最小。

处于眼球发育期的青少年恰逢学业最重的时期,叶黄素的摄入不足或过度消耗所形成的“光”伤害,是导致近视、弱视发病率接近60%的基本原因。

补充叶黄素相当于在体内增加了一副“天然墨镜”,会使绝大多数青少年假性近视,弱视恢复正常视力。

3、预防青光眼

叶黄素可降低眼球蛋白的氧化强度,摄取量越大,青光眼发病率就越低。

4、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叶黄素是唯一存在水晶体的类胡萝卜素,可以增进水晶体的抗氧化能力,抵抗阳光与自由基的伤害,延缓或防止白内障的发生。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的主要眼疾,研究证明通过增加叶黄素的摄入量可达到降低发生率的目的,认为其机理为较低的黄斑色素密度与中老年人较高的晶状体视觉密度紧密关联,而较高的晶状体视觉密度被认为是白内障发病的明显特征。

5、预防高度近视后遗症

高度近视容易产生视网膜剥离、积水、飞蚊症等,甚至导致永久性的失明,补充足够叶黄素能让眼睛有足够的营养,可降低病变发生。

6、降低黄斑部退化、病变

黄斑部病变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主因。经试验证明,叶黄素可以帮助老年退化性黄斑症病患改善视力。

7、对视网膜变性的作用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视网膜色素病变。RP早期只有夜盲的症状,完全不影响工作,夜盲症状常在儿童期即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暗适能力退化,怕光,视力悄然下降,视野缩小,最后呈管状视野而失明,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RP病变主要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特别是负责暗光下视力的干细胞的进行性退变,出现夜盲,继以视网膜由外向内各层组织的逐渐萎缩,伴发神经胶质增生。

四、如何补充叶黄素?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黄素,唯一的获取途径就是外来添加,最简单的就是从饮食中添加,例如胡萝卜,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老妈经常让我们吃胡萝卜的原因。

据我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的数据表明,需要治疗的人群每日应摄入10毫克或更高的叶黄素,正常人每日补充不超过10毫克。

富含叶黄素的食物:绿色和橙黄色的果蔬通常都含有叶黄素,是人体每天都需要的营养食物。比如水果中的猕猴桃、芒果、橙子、葡萄等;蔬菜类如玉米、南瓜、胡萝卜、甘蓝、芥蓝、菠菜、水芹、莴苣、生菜等;蛋黄也富含叶黄素。

然而又不是大白兔,不能天天抱着萝卜啃啊,所以就有了很多叶黄素补剂:叶黄素与叶黄素酯

到底要选择叶黄素还是叶黄素酯啊?

首先,两者的结构不同,功能相近;其次,两者的生物利用率也不同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从万寿菊中提取的叶黄素酯比叶黄素的功能强大几十倍。

叶黄素在存储、食用等过程中会因为光、热、PH值改变等原因大幅度降低利用率,局限性很大,但叶黄素酯由于其分子构型,存储和食用都更为稳定,生物利用率高出单体叶黄素61.6%。

例如,小明今天吃了一粒叶黄素片,其中的有效成分有10微克,经过胃酸的洗礼,最终被肠道吸收的叶黄素有效成分可能只剩4微克;第二天小明吃的是叶黄素酯片,其中的有效成分同样有10微克,经过胃酸的洗礼后,最终被肠道吸收的叶黄素有效成分将近7微克。

并且,由于叶黄素酯相比叶黄素是制备工艺成本更低,所以叶黄素酯更便宜,对于眼睛来说还更“管饱”。

所以,选择补充叶黄素酯比叶黄素性价比更高。

除此之外,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叶黄素不仅『养眼』还能健脑哦……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jc/14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