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烫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意外。那么,一旦发生烫伤,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吧!
请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
1冲
是指冲洗,用温度为15~20℃的清水冲洗,持续30分钟左右。天气炎热时可在水中放些冰块以降低水温。及时冲洗可中和侵入身体内的余热,阻止热力的继续渗透,防止创面继续加深,减轻组织烫伤深度。不要担心水中有细菌、烫伤创面接触生水会感染。
2脱
是指脱离,迅速离开烫伤源,消除造成烫伤的原因,然后尽力保护创面。如热液浸透衣服,应首先用凉水冲洗或凉水浸透衣物,然后再脱去被开水浸透的衣服,一旦衣服与皮肤粘在一起,应剪去未粘连的部分,切勿撕拉。
3泡
是在冷水中连续浸泡半小时,将余热完全除去。可在水中加冰降温。冷疗也可减轻水肿。烫伤后皮肤毛细血管急剧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物质渗出血管形成水肿或水疱,冷疗可使因高温扩张的毛细血管急剧收缩,减少血浆样物质的渗出,减轻水肿。
4盖
是指包裹,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包裹,这样可以隔绝空气中的细菌。
5送
医院,或先送基层卫生所急救处理,病情较医院烧伤科。烫伤面积较大或病情较重的,在转送过程中一定要输着液体,以防休克发生后输液困难,影响患者的抢救。
烫伤处理误区
误区一:用紫药水和红药水外涂
红药水、紫药水抗感染能力都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创面感染。更主要的是深颜色的药物遮盖了创面,使医生不能明确了解烫伤深浅程度,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另外,有毒的汞用在烫伤创面,易引起过敏,大面积应用还会引起汞中毒。
误区二:烫伤后不吃“发物”
所谓“发物”主要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其发作的某些食物,主要包括鱼、虾等海产品,羊肉、狗肉等及韭菜、香菜等蔬菜。其实“发物”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认同。我们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未发现吃“发物”而“发”的病历。相反,鱼、虾、肉类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对烫伤创面愈合有很大帮助。只要平时对这些食物无特殊反应,烫伤后就可以多吃,以利于创面愈合。
误区三:酱油、咖啡等会让疤痕颜色变深
疤痕的颜色深浅,与紫外线照射后造成的色素沉着有很大关系。伤口愈合后3-6个月内,应注意防晒。外出前,擦上防晒用品,或穿上长衣裤皆可避免或减少色素沉着的情形。
深色食物不会让疤痕颜色变深,不过,烟、酒及刺激性食物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伤口越慢愈合,日后留下疤痕的机会也越大。所以在伤口完全愈合以前,这些东西还是少碰为妙。
误区四:烧烫伤后立刻冰敷
高温会伤害皮肤,低温也会造成伤害。烧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的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要立刻以缓和、流动的冷水冲30分钟,或冲到不痛为止。
误区五:家用非高压电电到不会受伤
被一般的家用非高压电电到可能不会出现烧灼伤,造成严重的伤害,但电流若流经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则很危险。比如,电流流经心脏易造成心律不整、心跳停止或死亡。还有,不管遭受何种电伤,只要患者有意识不清,即使只有几秒钟就恢复,医院治疗。因为有些电伤的症状会延迟发生,一旦发生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
点击下图,即可进入问诊
往期精选
小穴位,大妙用:针灸科教你不扎针的穴位保健
拍拍打打通肝经,静享春暖花开时
选择手工煎药还是代煎服务,这是一个问题!
河北省医院
长摁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emvc.com/zcmbhl/12280.html